為深入了解廈門市紅樹林的現狀,7月17-19日,我院海森小聚人實踐隊先后前往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和筼筜湖管理中心進行走訪調研。
調研的第一站是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向實踐隊員介紹說:“廈門市是全國的宜居城市,紅樹林是底棲動物的宜居環境,硬件軟件都必須具備!”實踐隊成員就廈門市紅樹林面積、分布、資源變遷、保護管理、長期規劃等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均作了詳細解答,并指導此實踐隊“看紅樹成長,關注紅樹成長,在紅樹的成長中去了解它”。生態文明建設是個熱議話題,在交談中,實踐隊成員似乎看到了廈門在未來的全新面貌,看到了一個生態都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也談到經過多年的努力,廈門市民對于紅樹林的保護意識也逐漸提升,也為實踐隊成員忍受炎炎烈日、不忘保護廈門市紅樹林感到十分欣慰,他相信廈門市未來的紅樹林會在新一代的手中更加生機勃勃。
第二站,實踐隊員們到了筼筜湖管理中心。筼筜湖管理中心的陳先生領著實踐隊成員前往筼筜湖進行實地考察,一路上介紹了近些年來筼筜湖紅樹林的歷史、紅樹林培育的創新舉措。相比較過去,如今的筼筜湖已成了一個綠色生態系統,筼筜湖外湖導流堤黑黝黝的灘涂已經被綠油油的紅樹林覆蓋,最高的紅樹植物已經長到3米多高,正值“壯年”。之后,在陳先生辦公室,實踐隊成員與陳先生深切交談,最后陳先生對實踐隊給予充分肯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隊成員通過兩天的走訪調研,深入政府部門進行交流學習,不僅了解到了當前廈門市紅樹林現狀的相關信息,更增進了學校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海森小聚人實踐隊成員具備廈大學子的良好素質,秉承自強不息的信念,止于至善的堅持,還會在接下來的社會實踐中取得有價值的調研及宣傳效果,為廈門紅樹林的良好發展做出微博的貢獻。
文:張金虎 圖: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