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海洋與地球學院2014級本科生生產實習圓滿結束

            時間:2017/07/24

            來源:COE

            瀏覽:

            7月19日上午,海洋與地球學院2014級本科生生產實習匯報交流及頒獎大會在希平樓C2-403會議室順利舉行,也預示著由我院實驗教學中心組織實施的歷時5周2014級本科生生產實習順利落下帷幕。

            此次大會,由鄭愛榕老師、鄭連明老師、張潤老師、駱智斌老師、張小康老師等各專業方向的實習指導老師,共7人擔任評委。在實習匯報交流大會上,由各專業方向選出的優秀學生代表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實習調查結果及心得體會。本次大會共有17份實習報告,其中李帥同學的《東山灣夏季營養鹽分布特征及調控因子》、胡佳慧的《泉州圍頭白沙村泥相潮間帶表層沉積物營養元素、油類、硫化物和重金屬的分布特征、來源及生態風險評估》、施偉安的《東山灣水文要素分布特征和規律》和李瑞祺同學《東山灣淺海大型底棲生物》共4份報告獲得了一等獎評,另選出二等獎6個,三等獎7個。

            2017年海洋與地球學院2014級本科生的生產實習于6月19日召開實習安排動員大會,生產實習正式啟動。在6月19—25日期間,各專業老師對所有學生進行了實習培訓,并安排指導實習的前期準備工作。本次實習分三個階段:第1階段為海洋科學野外調查(14天),所有專業和方向的學生全部參加,此階段共分為6個部分:(1)廈門灣-東山灣出海實習調查(2)潮間帶、泥相調查(3)潮間、巖沙相和巖沙相調查;(4)海洋水聲通信實訓(5)紅樹林—育苗場調查(6)急救知識培訓;第2階段分專業方向進行(14天),海洋生物5人前往舟山參加國家級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海洋生物與生態野外實習基地的實習;海洋物理29人到廈門大學思明校區機電工程實訓綜合中心實習;物理海洋15人分別前往福建省預報臺和廈門海洋預報臺實習;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技術方向等13名同學前往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進行為期5天的生物類潮間帶實習調查;第3階段(7天)為數據處理、報告撰寫和匯報總結,要求提交專業調查報告和個人實習報告。

            較以往實習安排有變化,本次實習新增了兩項實習項目:一是急救知識培訓實踐項目,該實習地點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醫學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中心),全體同學參加了心肺復蘇術、溺水搶救知識以及野外外傷包扎、止血培訓;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并通過實踐的操作,同學們學到了更加規范的動作,為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若遇到一些突發的緊急事件,可以從容的應對救護治療。

            二是增加了與海外校區的實習交流的項目,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技術方向等13名同學前往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進行為期5天的生物類潮間帶實習調查;同學們利用這次出國的生產實習經歷不僅掌握了海洋科學實踐的基本方法,豐富了生產實習經歷,促進了兩校區間教學的交流和緊密聯系。

            通過長達近一個月的高強度實習,不僅極大地提高學生海上綜合調查的原位觀測能力、獲取和分析數據、發現規律及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意志,提高了他們團結協作和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學生們深深感到:“實習無疑是辛苦的,但是令人難忘的,通過實習我們更了解海洋科學和技術專業研究的內容及工作強度,更明確未來是否有興趣和決心從事這一偉大的事業。”


            上一篇: “小黃人”實踐隊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思考共享單車停放問題 下一篇: 尋一棵紅樹,種一片希望——海森小聚人實踐隊開展實踐調研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