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海洋與地球學院白鷺緣實踐隊于廈門市大嶼島管理處展開第三次實踐調研任務。隊員們主要通過對管理人員的采訪,了解當下保護區的運營現狀以及白鷺保護方面的具體問題。
上午九點,實踐隊員準時到達大嶼島管理處,它位于廈門市思明區天湖路46號恒濱名宮,與廈門市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一同建立,其職能主要在于管理大嶼島自然保護區,盡可能減少島上人為因素的干擾。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對于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工作,大嶼島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按照相關規定,管理處目前只受理以科研為目的團隊登島進行關于白鷺方面的調查研究。管理處的陳健榕老師熱情地接待了大家。陳老師表示,管理處十分支持科研團隊上島進行考察研究,為白鷺營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談到大嶼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意義,陳老師指出,建立這樣一個國家級保護區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樣可以利用法律途徑保護這一片凈土免遭土地征用,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太多影響。關于白鷺保護工作方面,陳老師透露近年來白鷺的數量依舊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棲息地仍在不斷減少,目前僅存的白鷺繁殖地有廈門大嶼島和漳州泉州幾個為數不多的地方。
采訪中,隊員們感動于每一位管理處工作人員為了白鷺保護事業所做的努力,并下決心要將這份崇高的理想傳承下去。陳老師最后說:“其實來這里工作的人,也不是大學都學這個專業的,但大家對于白鷺都有著一份執著的熱愛。廈門被稱為‘鷺島’,白鷺對于廈門而言地位不言而喻,如果廈門的藍天上沒有白鷺飛翔,那豈不是辜負了這流傳多年的美名?保護白鷺應是每一個廈門人共同的責任,這份工作是很有意義的。”
陳老師的一番話讓隊員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保護白鷺,勢在必行。同一片藍天,同一片夢想,保護白鷺,白鷺緣實踐隊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