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Luncheon Seminar #240:溫度對全球海洋碳匯估算的影響

            時間:2023年09月05日 11:54

            來源:

            瀏覽:

            時 間:2023-9-11(星期一)12:00-12:40

            主 講:董原旭博士后

            地 點:周隆泉樓二樓咖啡廳

            報告摘要

            全球氣候的變化主要與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 (CO2) 有關。為了保護全球環境,減緩氣候變化的進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海洋作為CO2的一個主要的匯,具備巨大的碳存儲潛力。然而當前,基于海表面分壓 (pCO2) 數據估算的全球海洋碳匯比基于海洋內部碳儲存清單的估算結果小0.4 PgC yr-1。本研究認為基于pCO2的海洋碳匯估算對溫度十分敏感,而前人的估算忽略了海洋冷皮層效應和船體加熱效應。研究結果表明,考慮這兩個溫度效應,基于pCO2的碳匯估算將增加0.45 PgC yr-135%)。溫度矯正后的海洋表面CO2吸收量與海洋內部碳儲存清單結果基本一致。


            參考文章

            Dong, Y., Bakker, D. C. E., Bell, T. G., Huang, B., Landschützer, P., Liss, P. S. and Yang, M. (2022): Update on the temperature corrections of global air-sea CO2 flux estimates.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36(9), e2022GB007360.


            報告人簡介

            董原旭現于德國亥姆霍茲基爾海洋研究中心及海德堡大學(洪堡學者)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于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和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導師包括Dorothee Bakker 教授,Peter Liss 院士,Tom Bell 教授和 Mingxi Yang 博士;2012年到2019年本碩就讀于中國海洋大學,導師為趙棟梁教授。研究方向為海氣界面氣體交換,全球海洋碳循環。研究內容包括:1)海洋冷皮層效應對全球海洋二氧化碳 (CO2) 通量估算的影響;2)利用直接CO2通量觀測降低極地海域碳匯估算的不確定性;3)利用渦相關通量觀測改善氣體交換速率的參數化方案。


            上一篇: MEL 杰出博士后年度報告|利用植硅體分析示蹤河流入海沉積物來源及通量的適用性研究 下一篇: Luncheon Seminar #239 :海洋生物礦物的多尺度分析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