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廈門大學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成立

            時間:2021/01/01

            來源:COE

            瀏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響應大會上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愿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部署,助力國家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近日,廈門大學統籌校內學術與科技資源成立了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12月31日上午,“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并召開第一次學術研討會。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校長張榮,中科院院士、創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焦念志,中科院院士鄭蘭蓀、田中群、戴民漢,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游建勝、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徐威、廈門市科技局局長孔曙光、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宇共同為中心揭牌。

            張榮在致辭時表示,海洋碳匯是應對溫室效應氣體劇增和減緩氣候效應的重要手段,相關研究是廈門大學的優勢研究方向。海洋儲碳新機制“微型生物碳泵”理論由廈門大學科學家提出,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引領了新的研究方向,衍生出一系列海洋碳匯技術。廈門大學將匯聚全校優勢資源,把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打造成在國際上具有引領性的的創新研究中心和海洋碳匯科學領域的人才高地,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以及碳中和愿景貢獻廈大力量,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中國方案。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以書面致辭的形式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以及面臨的一系列嚴謹挑戰,“十四五”時期是落實碳達峰目標以及碳中和愿景的關鍵期。希望廈門大學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將中心建設為有高度、有影響力、服務于國家需求的研究典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游建勝表示,福建省科技廳愿與廈門大學圍繞碳中和目標戰略規劃與實現途徑,進一步加強合作,為福建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撐。

            揭牌儀式后,創新研究中心舉行了第一次學術會議,焦念志作主旨報告。戴民漢等15位廈門大學專家學者分別作報告,展示了學校圍繞碳中和以及海洋負排放研究等方面所開展的學科交叉研究成果,與會專家學者熱烈討論。

            廈門大學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建設主要圍繞碳中和的機理研究、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展開,著力在碳化合物的化學表征及惰性機理、海洋碳匯的生物學和生態學過程與機制等10個方向開展研究。中心成立前,焦念志院士牽頭發起由廈門大學聯合全國海洋碳匯聯盟于12月19日在廈門共同舉辦了“海洋負排放支持碳中和”科技創新研討會。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等領導到會給予支持。

            (文\圖  宣傳部 陳浪)


            上一篇: 海洋科技博物館人工智能科普課堂榮獲“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 下一篇: 我院兩門課程入選2020年福建省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