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為迎接世界海洋日,慶祝六一兒童節,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走進廈門市演武小學,舉辦“大海遨游——揭秘大海的十萬個為什么”主題科普系列活動。以探索海水密碼、認識海洋生物多樣性為理念,博物館志愿者師生大手牽小手,用互動探究型的科學實踐,幫助孩子們鞏固科學知識,給孩子們帶來別具一格的海洋主題科普實踐活動。
本次系列活動包括“海水密碼”主題活動和“探索水母世界”實踐課堂兩部分。演武小學三年級的兩個班級超過100名的同學參加了“海水密碼”主題活動。首先,博物館志愿者黃可同學為孩子們帶來了科普講座,以幽默生動的授課語言和互動提問式的講解深深吸引了孩子們,他從三個方面解密海水:海水為什么不能喝?海水是什么顏色?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海水上?帶領孩子們認識海水,走進海洋世界。

科普講座結束后,孩子們分成兩組,在博物館科普講師團老師們的指導下進行了海水酸堿度實驗。在對照組清水和加鹽(模擬海水),加醋和加入小蘇打的實驗組水中加入了黑枸杞后,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4種溶液呈現了紫色、淺藍色、粉色和藍色四種鮮明的顏色。在海水浮力實驗中,在加入一定濃度的海鹽之后,本來沉在水底的雞蛋慢慢浮了起來,孩子們無不驚嘆于海水浮力的神奇。

同時,另一校區的四年級四班,博物館科普講師團的老師們正在帶領孩子們進行生動有趣的“走進水母世界”實踐課堂,包括水母觀察和水母投喂兩個環節。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吸取豐年蝦的幼體餌料投喂到水母杯中,近距離學習觀察水母的形態結構和攝食行為。
實驗結束后進入提問環節,孩子們問出了很多專業的問題比如“水母有沒有性別?”“不同種類的水母養在一起會怎樣?”“某某水母能不能吃”……完全沉浸在水母的世界里,本次活動打開了孩子們探究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窗戶。最后,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課后作業——在A4紙上畫一只水母,制成自己專屬的水母科學筆記。至此,本次主題科普系列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本次活動現場反響熱烈,不僅成為演武小學孩子們一次難忘的六一兒童節體驗。還讓孩子們在專業的海洋科普實踐中感受海水的奇妙和海洋生物的魅力,體會海洋科學的無限趣味。“世界海洋日”主題科普活動只是博物館科普活動的冰山一角,廈大海洋科技博物館一直以來致力于走進學校、社區開展形式各樣的多種主題式、互動體驗探究型的創新科普活動,努力引導師生和社會公眾樹立和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提升海洋意識,保護海洋生態,提高海洋素養,助力海洋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