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魚躍2012”是海洋與地球學院積極響應團中央“為‘十二五’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貢獻,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號召,在團省委和廈門大學團委的親切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組建的以“科技支農”為重點的暑期社會實踐全國重點團隊。7月22日至7月27日, “平潭魚躍?2012”實踐隊在福州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進行了“關于海洋災害對漁業的影響”的集中調研并受到廣泛關注。
立足專業 廣受關注
“平潭魚躍2012”實踐隊是海洋與地球學院重點打造的一支團隊,由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黨委副書記陳國強親自參加,院團委書記吳珊珊帶隊,艾春香副教授指導,6名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學專業學生組成,是海洋學子立足平潭的海洋漁業發展現狀,以“關注海洋,服務平潭,保漁護產,年年有余”為目標,發揮學科特色,服務平潭地區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此次實踐得到了各單位領導和當地民眾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多家媒體的密切關注,中國青年網校園頻道、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網和福建省水產飼料研究會網站、平潭廣播電視臺、平潭時報、中國平潭網分別進行了相關報道。
高屋建瓴 實地著眼
7月23日至7月24日,實踐隊先后走訪了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漁業處、防災減災處、加工流通與質量監督處、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監測中心、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福建省水產飼料研究協會等多個單位,得到了各單位領導的熱情接待。實踐隊還在應急指揮中心參觀了先進的災害遠程監測設備。此行,實踐隊不僅對福建省漁業發展的現狀和災害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訪談,還就本次實踐方向“海洋災害對漁業的影響”作了針對性的了解,得到了近年來全省和平潭地區的相關資料和數據,圓滿完成了預期的任務。
嵐鮑受災 學子護漁
7月25日至7月27日,實踐隊先后走訪了平潭的管委會規劃局、環保與國土資源處環保處、環保局、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等相關部門,并深入流水鎮進行深入的考察調研。實踐隊通過對各相關單位領導的采訪了解了平潭當地漁業發展的現狀和災害情況以及目前當地赤潮災害和漁情監測網絡的建設和預防機制,并獲得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實踐隊還深入當地有名的鮑魚養殖基地——流水鎮小庠島砂美村進行實地調研。實踐隊乘坐小型漁船冒著風雨海浪有驚無險地抵達小庠島砂美村,親身體會到了漁民朋友們在漁船上風水雨打的艱辛,也目睹了此次水產養殖遭受重創之后漁村的真實情況,感觸頗深。在村部會議室,實踐隊向村民們介紹了此前從省廳及縣局各單位所了解到的有關有毒赤潮的成因和對鮑魚水產受災情況等信息,與漁民們展開了深入的互動交流。雖然此次平潭鮑魚養殖遭受了重創,但村民們積極組織生產自救,依然對平潭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隊員們發放了相關調查問卷,還把專門制作的針對赤潮防治和鮑魚養殖的“水產養殖小貼士”送給了當地的漁民,并提出減輕避害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幫助養殖戶減少損失,增加收入。之后,實踐隊還參觀了流水鎮五埕村最大的冷凍加工廠,對當地水產品冷凍加工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據悉,2012年暑期,海洋與地球學院累計派出22支社會實踐隊、總計233人次奔赴福建、云南、浙江等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青春九十年,報國永爭先”。目前,已有14支隊伍順利完成實踐,其他8支隊伍的活動還正在火熱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