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廈門大學“無冬之島”暑期營乘船來到海上寶珠——寶珠嶼開展調研。
寶珠嶼位于集美西海最末端,海滄、湖里、杏林、集美海域的交界處,海拔13.8米,面積2000平方米,距離集美3公里左右。島嶼周邊海域布滿礁石,嶼上草短,遙望如翡翠之珠球,因而得名。然而當到達寶珠嶼之后,隊員們卻見島上遍是垃圾。隊員們進行島上垃圾及各種海上漂浮過來的垃圾進行分類拾撿后統計得出,塑料類和泡沫類垃圾共13袋,其中紙類6袋,玻璃類2袋,啤酒瓶19個,易拉罐12個,其他酒瓶8個,食物廢品共裝了1袋,泡沫類1袋。據了解,目前尚無工作人員定期來安排處理垃圾,公共廁所更是無從談起,要保護好這個海上明珠,不讓垃圾侵蝕它,需要每個上島的公民自覺遵守環保守則。
接著,隊員們在清理過的寶珠嶼聽海水拍岸,船號聲聲,開展各類游戲。熱愛自然,便是在尊重它愛護它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做到與大自然的融合。日前隊員們在與廈門大嶼白鷺保護區管理處朱開建先生的采訪中得知,在前幾年的調查中,管理處發現除了寶珠嶼外,廈門其他無人島均有白鷺繁育,而隊員們卻在寶珠嶼上看到五六十只白鷺,目前雖然尚不能確認白鷺們是路過覓食還是又開始以寶珠嶼為繁育場所之一,但隊員們相信,若政府能夠加強對島嶼保護力度,進行合理地開發,“寶珠嶼”這顆海上寶珠必將再度發光。
廈門大學“無冬之島”暑期營 唐未
攝影 王海仙 曾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