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豐鮑潮實踐隊成員在廈門藝寶貝殼加工廠彭廠長的帶領下,走進貝殼加工第一線,進一步了解了貝殼加工的流程,并同彭廠長就貝殼工藝品的市場前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13日上午10時許,實踐隊成員王亞琴、胡曾陽、徐野以及我院曹若冰同學抵達廈門藝寶貝克加工廠(廈門市海滄區),受到加工廠彭廠長的熱情接待。在彭廠長的帶領下,隊員們依次參觀了打磨車間、震洗車間、拋光車間及雕刻車間,與貝殼加工“零距離”接觸。
在打磨車間,彭廠長向隊員們示范了幾類常見貝殼的打磨方式,令隊員們大開眼界。在震洗車間,彭廠長特別介紹到,貝殼加工震洗液中要添加金剛砂、鹽酸等物質。為了某些特殊需要,還會不同程度的加入明礬、各類染色劑等。為了確定震洗液的酸堿度,曹若冰同學用手指親自感受震洗液的酸度,為實踐隊下一步工作貢獻力量。彭廠長還特別對鮑魚殼的處理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鮑魚殼相對一般貝殼質地更脆,因此處理上要更為小心,震動頻率要略有下調。在拋光車間,幾名隊員在彭廠長的指導下紛紛走近機器,利用白蠟、羊毛等特殊工具拋光起來,從而掌握了拋光貝殼的技術要領。在雕刻車間,幾名技術精湛的雕刻師向隊員們展示了雕刻技術,看著普普通通的貝殼被雕成樹葉、刻上佛像、鏤出字畫,精彩的技術展示令隊員贊嘆不已。最后,彭廠長帶領隊員們走進陳列室,參觀各類成型的貝殼工藝品。
在參觀過程中,彭廠長指出,現階段國人對貝殼工藝品的接受程度不高,藝寶公司的產品大多數出口至歐美、日本等國家地區。他還提到,鮑魚殼制品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關注度還不高,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潛在市場。我們可以預見到,一旦出現“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個市場將會迅速打開并擴大。因此,他勉勵隊員們,要努力做好本次實踐課題,為國內鮑魚殼市場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觀結束后,彭廠長在與隊員道別時表達,歡迎其他海洋學子前來參觀學習的。至此,本次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