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海絲學堂”走進馬來西亞, “嘉庚”號開放日活動成功舉辦

            時間:2019/08/21

            來源:COE

            瀏覽:

            8月17日至18日,由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主辦的“嘉庚”號科考船開放日活動在馬來西亞巴生港Boustead郵輪中心順利舉行。作為廈門大學2019年“海絲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開放日融合了海洋科普與海洋文化,是中國科考船首次面向馬來西亞公眾免費開放。通過一周的線上報名,活動吸引了馬來西亞多所大中學校的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近千名參訪者。

            開放日期間,“海絲學堂”及合作單位的近百名師生志愿者在船上引導、介紹船體情況、科普海洋知識,展示“嘉庚”號科考船科研設備、廈門大學海洋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水平,為絡繹不絕的參訪者奉上了一場深藍科普盛宴。活動通過實驗室開放、隨處可見的展覽、滾動播放的科普視頻和趣味互動向公眾宣傳海洋文化,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公眾接受科學精神的熏陶,贏得了參訪公眾的一致好評。一系列形式新穎、互動性強、全方位的體驗式活動讓科普深入人心,各年齡層的到訪公眾踴躍參與互動項目。同時,公眾還可通過近距離感受船上搭載的高性能聲學探測設備和海洋觀測設備等各類高尖端儀器了解海洋科學,從而進一步認識海洋、了解科學并樹立海洋保護意識。

            此次活動獲得了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沙巴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美國特拉華大學等合作單位的積極配合。舉辦此次開放日活動一方面旨在讓馬來西亞社會公眾、師生了解海洋科考設備、感知海洋研究意義、普及海洋科學知識,激發公眾探索海洋知識、參與海洋保護的熱情,喚起公眾對海洋事業更多的興趣和關注;另一方面助力深化與馬來西亞相關高校的合作,助推中馬科教文化領域的交流。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代表、馬來西亞首相對華特使辦公室、馬中商務理事會代表、華人華僑代表、留學生代表,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校長Dato’ Dr. Nor Aieni Hj Mokhtar一行、馬來亞大學一行等先后參觀了科考船。新華社、中新社、星洲日報、南洋商報、東方時報、央視新聞網、新京報、搜狐、財經時報、新浪、臺灣中時電子報等多家媒體到場采訪。馬來西亞分校校長王瑞芳、海洋與地球學院黨委副書記鄭碧嬌、中國-東盟海洋學院副院長陳明茹等全程參加了開放日活動。

            “嘉庚”號科考船在歷經12天的海上科學考察之后,于8月15日傍晚成功靠港馬來西亞。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王克堅、中國-東盟海洋學院多位老師到碼頭接船。此次“嘉庚”號到訪馬來西亞,是執行廈門大學第二屆“海絲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的一部分。來自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的28名師生順利完成了“海絲學堂”第二航段“三亞-馬來西亞”航線的科考實習任務,海洋與地球學院程鵬教授擔任本航段首席科學家。

            廈門大學于2018年正式實施“海絲學堂”人才培養計劃,今年是該計劃實施的第二年,依托“嘉庚”號執行“廈門-三亞-馬來西亞-廈門”航線的海上科學實踐,使廈門大學海洋本科的科研實踐能力由近海躍升至深海大洋,實訓范圍由境內拓展至東南亞,參加人員由廈門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學生涵蓋至全校及馬來西亞著名高校乃至社會賢達人士。以“海上廈大”之名,推行中國海洋科學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鍛造享譽海內外的海洋科學綜合實踐平臺。這一平臺將成為連接廈門大學本部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兩個校區的重要紐帶與交流平臺,并有效支撐依托廈門大學海洋學科優勢建立的中國-東盟海洋學院辦學實力。

            坐落于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中國-東盟海洋學院開創中國海洋學科走出國門辦學先河,是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首批支持建設項目。2014年經外交部和財政部批準啟動建設,現有海洋生物技術和海洋環境化學兩個本科專業。下一階段學院將申請碩士和博士項目,并繼續增強與東盟各國相關教育科研及海洋事務機構的合作,力爭成為具有領先水平的海洋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基地。

            而作為“海絲學堂”及開放日活動的搭載主體,這艘以廈門大學校主陳嘉庚命名的科考船設計水平可比肩世界同級別科考船,具有“潔凈、安靜、通用、綠色”等特點,在設計理念與技術方案上,率先實踐了多項國內技術創新。自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以來,這艘配備了最先進科學儀器的多功能科考船已經在不同海域進行了20多個航次的科學考察。此次抵達馬來西亞也是“嘉庚”號運行以來首次停靠國外港口。

            結束為期2天的開放日活動,“嘉庚”號科考船于8月19日傍晚從馬來西亞起航返回廈門,沿途執行“海絲學堂”第三航段任務,來自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中國-東盟海洋學院、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沙巴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美國特拉華大學的32名師生將隨船共同探索海洋。

            未來,“海絲學堂”將進一步組織連接廈門大學地學部和中國-東盟海洋學院之間的教學科研航次,承擔多學科海上綜合考察任務,開展海洋科研和教學實習以及開放、合作的海洋科學教育訪問等活動。隨著海洋科技的進步和人類對海洋的不斷探索,廈門大學也將進一步承擔起海洋科普及海洋合作的責任。

            (海洋與地球學院 文\翁晨希 圖\楊位迪)


            上一篇: 2019年“海絲學堂”圓滿完成第二航段實習任務 下一篇: 高崎小學參觀海洋科技博物館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