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履踐致遠 求索真知 | 海洋與地球學院2020級本科生海洋科學野外綜合實踐系列報道之潮間帶沙巖相生態調研

            時間:2023/07/13

            來源:

            瀏覽:

            7月2日,海洋與地球學院2020級本科生在學院海洋環境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精心組織下,于廈門島廈金灣開展了2023年度海洋科學野外綜合實踐的第一場活動——沙巖相潮間帶生態調研。

            野外實踐前,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特任副研究員王智博士為海洋地質、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技術、海洋化學、物理海洋等方向的共計67名本科生作了題為“海洋底棲生物多樣性與采集介紹”的培訓報告,詳細介紹了底棲生物的概念、近海常見類群及其多樣性、分類和分布特征,并利用圖片、視頻、標本等方式。通過報告,同學們學習了多毛類、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等底棲生物四大類群的形態特征、分布、攝食、行為及生態學功能,使同學們在現場調研之前明確了待研究類群的基本情況。

            圖1. 王智作室內培訓報告

            王智博士通過展示歷史資料和采泥器模型,為同學們直觀地講解了潮間帶和近海底棲生物調查的相關標準、采樣工具、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項,以及野外和室內樣品處理與保存等相關信息,并延伸介紹了底棲生物調查研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評估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揭示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對近海生態系統影響等方面的意義。培訓過程中,同學們積極互動,現場氣氛活躍。

            室內培訓結束后,同學們自行完成組隊并明確了組長職責及每位同學的工作任務。在實驗教學中心方旅平老師和張巍老師的帶領下,共同乘車抵達廈金灣趕海場。采樣開始前,王智還給同學們進行了采樣前培訓,他示范了潮間帶蓄水坑的挖掘,講授杠桿原理進行鏟泥和提水桶的省力方法,并講解和演示了利用水桶初步分離底棲生物和沉積物的原理和操作。現場培訓完成后,潮間帶調查采樣工作正式展開。同學們分工協作,每組分為2個小組,共同負責1條斷面的樣品采集,有效提高了采樣效率。在采樣過程中,同學們克服了辛苦掘坑、突降陣雨等困難,按要求順利采集到了包括多毛類、軟體動物、甲殼類、底棲魚類等常見底棲生物。下午17時,同學們順利完成潮間帶采樣工作,安全返回學校,圓滿完成了本次調查實習任務。

            圖2. 同學們在王智博士等指導老師演示下進行潮間帶生物調查采樣

            通過參與本次調查實習,同學們掌握了潮間帶沙巖相生態調查的基本操作,增強了開展野外科學調查的能力,加深了對我國近海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意義的理解。

            文:王智、方旅平、張巍

            圖:王智、張巍、姚火全

            編輯:朱紅梅、陳雅琪

            審核:柯才煥

            上一篇: 履踐致遠 求索真知 | 海洋與地球學院2020級本科生海洋科學野外綜合實踐系列報道之廈門灣海上綜合調查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