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氣候變遷與海洋基礎生產力

            時間:2015年07月03日 00:00

            來源:

            瀏覽:

            時 間:2015年7月7日(星期二)15:00

            主 講:臺灣海洋大學鄭學淵教授

            地 點:周隆泉樓A3-206

                蔡明剛老師邀請了臺灣海洋大學鄭學淵教授來我院做一場報告:   

                海洋的基礎生產力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提供初級的餌料,另一方面也進行光合作用扮演吸收二氧化碳并產生氧氣的工作,并有降低溫室效應的作用。海洋的初級生產力發生在可透光的真光層以及營養鹽豐富的地區,因此海洋中基礎生產力豐富的地區多數集中在沿岸地區。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海洋地形如海底熱泉也會擁有較高的初級生產力,并隨著洋流向外擴散,而臺灣東北部的龜山島及東南部的綠島就擁有這樣的淺層海底熱泉。海洋基礎生產力的形成除了光線及水溫的因素外,主要取決于營養鹽的輸入,因此基礎生產力隨著季節的變動而有所改變。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基礎生產力也受到影響而變動,進而造成漁業資源的變化。

                專家簡介:鄭學淵博士目前為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另兼任國際處國際合作組組長,同時是亦是臺灣水產學會之秘書長;曾兼任臺海大教務處學術服務組及注冊課務組組長等行政工作。其在研究和應用等方面對臺灣的水產養殖及漁業具有相當的貢獻,亦為此一領域的佼佼者。鄭老師之研究方向除對沿近海水域環境之毒物及污染進行調查外,亦針對重金屬、礦物性油脂等對水生生物之累積、吸收、轉化、組織病變及生理代謝等毒理影響,進行探討,共發表36篇SCI論文,主要專長包括水產養殖環境控制、海洋污染與環境監測、環境污染物及及毒理學及海洋環境化學等領域。在承擔研究項目方面,主要開展了包括臺灣周邊海域調查及油污染監測、后續評估、生態毒理及對策研究等方面。


            上一篇: 周一午餐交流會第40講: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 (CECs) in North America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下一篇: 生科院南強學術講座: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regulating energy balance at both the cellular and the whole-body levels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