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Luncheon Seminar #130: 納米比亞大陸邊緣洋底沉積物和孔隙水的Mo-U同位素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

            時間:2018年12月05日 00:00

            來源:

            瀏覽:

            時 間:2018-12-10 (星期一) 1:00pm-2:00pm

            主 講:賀治偉,博士 Zhiwei He

            地 點:周隆泉樓A3-206 A3-206 Zhou Long Quan Building

            【來訪單位 Institution】:中國科學技術大學、ETH Zürich,中國

            【邀請人 Host】:曹知勉  Zhimian Cao      【聯絡人 Contact】:黃迎   Ying Huang 2181571

            報告摘要:

            Mo和U均為多價態氧化還原敏感元素,記錄在古老沉積巖中的Mo-U含量及其同位素組成特征(?98Mo, ?238U)常被應用于古海洋氧化還原狀態的重建。這一應用依賴于我們對現代大洋環境中Mo-U元素和同位素行為的理解。大陸邊緣還原性沉積物是現代開放大洋Mo和U的主要輸出匯。孔隙水作為海水和沉積物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媒介,記錄了控制大洋Mo和U輸出和同位素分餾的重要地球化學過程。我們對納米比亞大陸邊緣洋底沉積物和孔隙水進行了高精度的Mo-U同位素測量工作,本報告將就沉積物和孔隙水的Mo-U同位素地球化學行為及其控制因素展開系統的討論,我們的研究結果將有助于利用Mo-U同位素體系制約古海洋動態氧化還原狀態。

            報告人簡介: 

            2008.9-2012.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資源勘查工程(基地班)專業

            2012.9-至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碩博連讀 地球化學專業 導師:黃方教授

            2016.9-2018.9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 聯合培養博士 導師:Derek Vance教授

            研究方向: 

            礦物-熔體元素分配系數研究、巖漿-熱液金屬礦床的Fe-Cu-Zn同位素研究、大洋沉積物和空隙水的Fe-Zn-Ni-Mo-U同位素研究。  


            上一篇: Luncheon Seminar #129: Studies of the emerging contaminants in estuarine sediments and ocean water 下一篇: 地震及地震應對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