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東亞夏季風對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減弱的響應:古今對比

            時間:2023年05月09日 17:31

            來源:

            瀏覽:

            時 間:2023年5月11日(周四)中午12:00

            主 講:張肖劍 副教授 南京大學

            地 點: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周隆泉樓A3-206

            報告嘉賓簡介

            張肖劍,南京大學副教授。在蘭州大學獲得自然地理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于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獲得首屆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主要從事古氣候動力學方向研究,重點利用古氣候模擬開展亞洲夏季風與西風相互作用、東亞季風時空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發表相關研究論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含共同)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Climate Dynamic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7篇。

            摘要: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北極冰川融化向北大西洋注入的淡水顯著改變了大洋環流。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在過去150年已經明顯放緩,且過去100年AMOC強度為近千年來的最低值。自20世紀中葉以來,AMOC強度已經下降了約15%,CMIP5/6模式預估一致顯示,AMOC強度將在21世紀持續減弱,甚至有可能接近或者達到地球氣候氣候災難的“轉折點”。因此,迫切需要認識地球氣候對AMOC減弱甚至關閉的響應特征及其機制。古氣候研究揭示AMOC曾出現周期性(~1500年)的減弱或關閉,使得地球氣候頻繁出現千年尺度的突變事件,為我們認識當前及未來氣候對AMOC減弱的響應提供重要參考。在本次報告中,我們將利用CESM模式,結合地質重建記錄和現代氣象觀測資料,對比全新世幾次典型突變事件和過去幾十年東亞夏季風的變化特征,探討AMOC減弱對東亞夏季風的影響及機理,重點分析AMOC減弱在1998和2020年長江特大洪水中的作用。

            上一篇: 百年尺度氣候重建與同化 下一篇: Luncheon Seminar #228: Biogeochemical cycling in the global ocean: Insights from particle composition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