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3-3-27 (星期一) 13:00-14:00
主 講:余為 副研究員
地 點:周隆泉樓二樓咖啡廳
摘要:
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工程,而遠洋漁業是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遠洋漁業不僅豐富了我國的水產品,帶來經濟發展,同時“漁權即海權”,支持和發展遠洋漁業具有顯著的國家戰略意義。洪堡魷魚(莖柔魚)是重要的大洋性頭足類種類,主要分布在東太平洋海域,其漁業產量占據了我國遠洋漁業總產量很高比例,是我國遠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報告主要從整體上介紹我國大洋性頭足類的漁業現狀、針對洪堡魷魚的研究背景和科學問題以及梳理了多尺度氣候擾動下洪堡魷魚的生境變動規律。
個人介紹:
余為,博士,上海海洋大學副研究員,碩導,國家遠洋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魷釣技術組、上海市遠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戰略創新團隊等平臺核心骨干;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2年);擔任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審稿編輯、PLOS Climate學術編輯、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Ecology編委以及遠洋漁業企業技術顧問。主要從事大洋性中上層經濟魚類棲息地適宜性評估與預測;海洋中小尺度動力過程對重要漁業資源漁場時空分布的影響解析;以及全球海洋生物資源及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等研究。在以上領域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70篇(其中SCI論文35篇),研究成果發表在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Aquatic Conserv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Fisheries Oceanography、Fisheries Research等國內外漁業、海洋和生態等領域權威期刊上;出版專著2本。
Tencent (騰訊會議) Link: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BQz3MWA48cqb
Conference ID (For Tencent): 185-85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