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2017年)

            時間:2021/04/14

            來源:COE

            瀏覽:

            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制定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對黨和人民事業產生重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的7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逐步繪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藍圖,集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習近平2017年4月20日在廣西南寧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時的講話

             

            廣西是革命老區,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領導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初,慘烈的湘江戰役就發生在廣西境內。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

            ——習近平2017年4月21日在廣西考察時的講話

             

            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們實現了大規模減貧,也創造了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脫貧的成功經驗。1982年開始的三西地區扶貧開創我國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減貧行動之先河。這個歷史上被左宗棠稱為“苦瘠甲天下”、改革開放之初被外國專家認為“不具備人類生存基本條件”的地區,經過30多年開發式扶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貴州畢節市也是全國最貧困的片區之一,1988年建立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試驗區,現在人民生活從普遍貧困跨越到基本小康。我在寧德工作時,把“擺脫貧困”作為工作主線,提倡“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樹立“弱鳥先飛”的追趕意識。寧德經過長期努力,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江西井岡山、河南蘭考是已經摘帽的兩個貧困縣。2013年我到過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3年多時間摘掉了貧窮帽子,實現了全部脫貧,當年的40個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

            ——習近平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

             

            來到這里深受感動、深受教育。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習近平2017年6月21日至23日在山西考察時的講話

             

            90年來,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卓著功勛。人民軍隊砥礪奮進的90年,凝結著堅定理想信念、優良革命傳統、頑強戰斗作風,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鼓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和全軍廣大指戰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而不懈奮斗。

            ——習近平2017年7月21日在參觀“銘記光輝歷史 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時的講話

             

            90年前,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處在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苦難深淵,中國人民處在饑寒交迫、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進行著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斗爭。

            然而,正當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舉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時間,神州大地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中國共產黨面臨被趕盡殺絕的嚴重危險,中國革命處于命懸一線的緊要關頭。在嚴酷的斗爭和血的教訓中,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拉開了我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幕。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

            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奮起的力量。南昌起義連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其他許多地區的武裝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

            自那時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就英勇投身為中國人民求解放、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謀復興的歷史洪流,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90年來,人民軍隊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付出巨大犧牲,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勛。

            這個偉大的歷史功勛就是,英雄的人民軍隊,在黨領導的22年武裝革命斗爭中,以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堅韌不拔的革命毅力、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打敗了國內外異常兇惡的敵人,奪取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以鮮血和生命為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奠定了牢固根基,徹底扭轉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落后挨打的被動局面。

            這個偉大的歷史功勛就是,英雄的人民軍隊,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全面履行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職能,勝利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和多次邊境自衛作戰,打出了國威軍威,捍衛了祖國萬里邊疆和遼闊海空,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形成中國大國地位、維護中華民族尊嚴提供了堅強后盾。

            這個偉大的歷史功勛就是,英雄的人民軍隊,積極投身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有力服務和保障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依法履行香港、澳門防務職責,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各種威脅,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壞活動,積極參與對外軍事交流合作和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強大力量支撐。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人民軍隊一路走來,緊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步伐,在戰斗中成長,在繼承中創新,在建設中發展,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高,威懾和實戰能力不斷增強。人民軍隊已經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聯合的強大軍隊,由過去“小米加步槍”武裝起來的軍隊發展成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強大軍隊。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90年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歷經挫折而奮起、歷經苦難而輝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巨變,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勝利,也是人民軍隊英勇奮戰的勝利。

            在這個光榮而莊嚴的時刻,我們深切懷念創建和培育了人民軍隊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同志和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和軍事家。他們的豐功偉績,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史冊上!

            在這個光榮而莊嚴的時刻,我們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英勇獻身的人民軍隊革命烈士們。他們的犧牲奉獻,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心中!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90年來,在長期實踐中,人民軍隊在黨的旗幟下前進,形成了一整套建軍治軍原則,發展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培育了特有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家法寶,是人民軍隊必須永志不忘的紅色血脈。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力量。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于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千千萬萬革命將士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在挫折中愈加奮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鑄就了拖不垮、打不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鋼鐵雄師。在風雨如磐的漫長革命道路上,我軍將士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忠誠,造就了人民軍隊對黨的赤膽忠心,造就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的魚水情意,造就了人民軍隊為黨和人民沖鋒陷陣的堅定意志。

            歷史告訴我們,黨指揮槍是保持人民軍隊本質和宗旨的根本保障,這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這一條當作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九十六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習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習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上一篇: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2016年) 下一篇: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2019年)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