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切實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教育部和廈門大學關于師德專題教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有關部署,12月13日下午,我院召開了師德專題教育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會。學院黨委書記吳立武,學院副院長徐鵬,學院黨委副書記邱榮鋒、唐騰鳳,全體教職工參加本次宣講會,宣講會由唐騰鳳主持。

會上,徐鵬副院長首先對《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具體內涵進行了系統的解讀,并向大家通報了近五年來學院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有關情況。他強調,導師要進一步強化研究生學術規范訓練,在考核研究生學位論文時,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有理有度,做到“溫厲”相結合;同時要加強對特殊學生的指導和關心,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機制。

邱榮鋒副書記接著向全院教職工介紹了教育部網站公開曝光的違反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11個典型案例,引導教師以案為鑒,以案明紀,通過反面案例對照查擺自省,自律自警,牢記行為規范,守牢師德底線。

隨后,吳立武書記圍繞“何為好老師”作主題發言,從師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面規范和負面清單,以及落實師德第一標準等三個方面分析。他指出,好老師的關鍵是“四有”,即勉勵廣大教師守好課堂主陣地,踐行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崇德向善,嚴謹治學,在教育教學中提升師德素養,努力做到“四個相統一”,爭當"四有"好教師。

最后,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徐嵐教授為全院教職工作了題為《人格與身教:研究生導師如何立德樹人》的報告。她結合理論研究和大量工作案例,從“師德”與“人格”、導師指導過程的關注點、人格特征與身教的途徑以及對如何“立德樹人”的思考這四個方面進行分享,就“大學教師如何立德樹人”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她指出,和諧共進與相處不當的兩種師生關系會對研究生科研與生活產生不同的影響,強調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充分發揮自身人格魅力,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同時要賦予“師德”更豐富的層次內涵,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本次宣講會內容充實、內涵豐富,是我院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全面展開的一個重要切入口,讓全體教職工對樹立良好師德師風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今后,我院將進一步推進師德師風教育及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不斷提升教師隊伍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培育新時代高素質海洋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安書奇、張愛玉、葉思圓
圖:程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