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15年水產養殖與可持續健康發展高峰論壇暨海峽兩岸魚類生理學研討會籌備會”在翔安校區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廈門大學主辦,海洋與地球學院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承辦。
此次論壇特邀原國家基金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教授,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所長、中科院院士桂建芳研究員,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水產養殖領域包括5名國家杰青在內的20余位知名專家。同時,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相關領域的師生也參加了此次高峰論壇,共計六十余人。
校長助理滕伯剛教授代表主辦方對與會的各位專家表示歡迎與感謝,并重點介紹了近年來海洋科學特別是海洋生物技術在我校蓬勃發展的態勢。滕校助強調,我校與臺灣一水之隔、淵源深厚,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此次論壇將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在水產養殖業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共商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上午,海洋與地球學院王克堅院長主持學術報告會。朱作言院士做了題為“我國的魚類遺傳操作研究——從種群養殖模式到單個染色體全基因敲除”的學術報告,并鼓勵年輕教師要堅持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多出好數據,多發好文章。桂建芳院士做了題為“魚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是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的源泉”的學術報告,深入闡述了水產養殖中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重要地位。其他專家也分別就“源于遠緣雜交的可育魚類品系的建立及應用”、“育性可控的轉基因魚”、“爬行動物的干擾素系統”等研究工作的新進展進行了分享與交流,與會師生受益匪淺。最后,王克堅院長向各位專家介紹了廈門大學海洋科學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下午,與會專家就2016年海峽兩岸魚類生理研討會籌備事宜進行了熱烈討論。該研討會發起人是朱作言院士,兩岸攜手已舉辦過7屆,2016年擬定于我校舉辦。這將有利于我校海洋生物技術領域在未來的發展中利用兩岸資源、拓寬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