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鮑魚也要“互聯網+”——記第六屆全國鮑魚產業發展研討會

            時間:2015/12/23

            來源:海洋與地球學院

            瀏覽:

            2015年12月19日,以“互聯網+時代的鮑魚產業”為主題的第六屆全國鮑魚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建省東山縣召開。

            此次研討會由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廈門大學主辦,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國家貝類產業體系寧德綜合試驗站承辦,邀請了8位嘉賓作專題報告。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國范、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黃健、東山縣副縣長遠洋等也受邀與會,到場的還有來自各鮑魚協會、水技單位、生產單位的約150位代表。

            “據FAO統計,2013年中國的鮑魚產量占全球的93%,年產量110380噸;2014年全國鮑魚養殖產量為11.5萬噸,而福建占其中80%。”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副院長、中國貝類學會副理事長柯才換教授向與會人員介紹鮑魚產業現狀與發展困擾。

            而鮑魚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思路和新嘗試,正是此次研討會所要推動的。在后續的研討會中,還有另外7場各具特色的報告帶來了不同層次的新思考。

            關于“水產物聯”的議題,廈門大學軟件學院的副院長林坤輝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水產品電商的概念、現狀和幾種可實現的平臺建設模式。將這個思路應用于實踐,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位耀光關注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對水產養殖生產管理信息化和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江蘇農業物聯網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江蘇省水產物聯網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蔣永年具體介紹了物聯網技術在河蟹養殖產業的實際應用,而幫邦水產運營總監萬世平進一步提出了水產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側重利用線下服務、線上服務和智能設備去打造水產可追溯體系,已經在大閘蟹行業中進行了嘗試。

            針對食品生產體系的管理,Intertek天祥集團食品與農產服務部福建區域經理李宏鐵則通過介紹GFSI、MSC、ASC等國際認證項目,分析導入國際認證項目、管理經驗的可行性和優勢。同樣借鑒國際產業發展經驗的還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富村提出的“眾籌下發展公司+農戶模式”的思路,探討根據南北方海區采取“差異化”經營的策略。

            另外,在拓寬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的利用領域方面,來自集美大學福建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的章騫介紹了利用貝類加工副產物生產天然牛磺酸的生產實踐。

            在最后的對話討論環節,臺上專家與臺下與會人員就“怎么在互聯網的主題下切入鮑魚產業的發展”、“綠色產品認證上的意義”、“水產品的地域與品牌問題”、“研討會的未來走向”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為整個研討會乃至鮑魚產業提供了多樣化的思考。

            伴隨著中國鮑魚產業的快速發展,由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和廈門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全國鮑魚產業發展研討會”自2008年在廈門召開第一屆會議以來,現已成功舉辦六屆,參會單位和代表不斷增加,搭建起了學術界與生產銷售單位的聯系橋梁。在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之際,以“互聯網+”為主題,與時俱進,共同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的鮑魚產業謀劃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上一篇: 黨宏月教授在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發表綜述論文 下一篇: 焦念志課題組在《Science》發表題為 “Comment on ‘Dilution limit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utilization in the deep ocean’”的評述文章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