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至25日,由廈門大學主辦、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協辦的第八屆“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研討會”在廈門大學舉行。本屆會議議題為“水產健康養殖的綠色發展”,來自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的20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會議發表學術論文摘要共109篇,進行68個大會學術報告,并圍繞魚類生理、遺傳育種、免疫和病害防控等研究進行了廣泛熱烈的研討。


10月23日上午,本屆大會組委會主席、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王克堅教授主持了本次大會開幕式。會議學術委員會榮譽主席朱作言院士、臺灣中研院廖一久院士、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教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等200余位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出席。廈門大學副校長鄔大光教授首先致辭,對到會的各位學者代表表示誠摯歡迎,由大會研究領域的多學科交叉特性延伸至對人才培養的啟示,并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隨后,朱作言院士、廖一久院士、張清風校長分別講話,朱院士發表了以不忘初心為主題的講話,強調水產科學的重要性,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希望研討會繼續舉辦下去;廖院士則在致辭中回顧了歷屆論文的發表情況,鼓勵各位專家學者多發好論文,推動促進雙方學術水平的共同提升;張校長在講話中提及希望借由本次大會可以更加深化兩岸學者的溝通交流,促進兩岸水產科學的發展蒸蒸日上。

在學術報告環節,廖一久院士、桂建芳院士、英國阿伯丁大學的Christopher John Secombes教授、湖南師范大學的劉少軍教授、張清風教授、英國阿伯丁大學的鄒鈞博士、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黃鵬鵬研究員、王克堅教授分別應邀作了嘉賓報告,分享了各自領域中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并為隨后的分會場報告拉開帷幕。
23日下午開始的分會場研討會圍繞“魚類生理與遺傳育種”和“魚類免疫與病害防控”兩個專題分別展開,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同與會代表分享了他們的研究進展與科研成果。報告精彩、討論熱烈、交流密切,不論是各領域的領軍人物,或是冉冉升起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均表示參加本次盛會受益匪淺。
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最初由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教授和湖南師范大學劉少軍教授發起,后續得到了朱作言院士、桂建芳院士、廖一久院士等海峽兩岸知名水產學者的大力支持,自2007年召開首屆大會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八屆。大會規模從首屆的30人發展至本屆200余人,舉辦地點遍布海峽兩岸,已成為兩岸水產養殖學術及產業界高水平的交流平臺,有力推動了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兩岸專家學者都期望今后將繼續辦好研討會,攜手推進兩岸的深入合作交流,為兩岸水產養殖業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供稿: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海洋生物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