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評選結果揭曉。經過各高校初賽選拔、省教育廳復賽評選推薦、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組織專家嚴格評審,來自31個省級賽區的613個微課作品入圍全國決賽。通過專家評審和網絡評價,最后共評選出特別獎2件、一等獎20件、二等獎74件、三等獎98件、優秀獎385件。
經過激烈角逐,廈門大學再創比賽佳績。在全國決賽中,我校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焦念志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的基本內涵》獲特別獎,海外教育學院/國際學院教師洪鑌助理教授的《企業為什么需要財務會計》獲二等獎,經濟學院教師孫傳旺副教授的《中國能源市場化改革與反壟斷》獲三等獎。
比賽期間,我校教師發展中心與教務處積極組織教師參賽,指派專家進行一對一指導與評審,于2014年9月選拔出焦念志等14位老師進入福建賽區復賽。在福建賽區共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9名,其中我校海外教育學院/國際學院教師洪鑌助理教授的《企業為什么需要財務會計》、經濟學院教師孫傳旺副教授的《中國能源市場化改革與反壟斷》獲一等獎。醫學院彭珍山副教授的《動眼神經》獲二等獎,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侯學良的《花的組成和結構》、化學化工學院助理教授王兆守的《霉菌的形態觀察》、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杜妮的《可逆矩陣》獲三等獎。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課程時間雖短,但其中卻包含了教師深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設計。上好一堂微課要求教師必須在短時間內組織教學、深度講解知識點,并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使課程內容生動形象,這對教師教學設計功力和教學能力要求較高。
我校歷來重視教師走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已逐步建立了學校、學院兩級教師教學培訓體系,通過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培訓,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學觀摩等培訓、競賽手段,不斷激勵促進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工作。
(宣傳部 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