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我校科考船下水 命名為“嘉庚號”預計年底交付使用

            時間:2016/05/08

            來源:廈門大學

            瀏覽:

                經過一年多的建造,5月8日,我校海洋科考船正式下水。不僅如此,這艘3000噸級的大型科考船還有了自己響亮的名字——“嘉庚號”。學校期望,這艘承載著數代廈大人夢想的“海上廈大”,將嘉庚精神傳播至世界各地。

                當天上午,我校科考船下水暨命名儀式在廣州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舉行。一般意義上來講,下水儀式的舉行,意味著這艘科考船的船體已經成型。不過,這距離科考船完全交付使用還有一段時間——接下來,還要經過內部裝修、設備調試和海試等環節。預計交付使用時間在今年底。

                陳嘉庚先生四兒媳吳美英、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及廣船國際董事長、黨委書記韓廣德,廣船國際總經理周篤生、黨委副書記陳激、副總經理金利潮、總工程師麥榮枝,我校黨委書記張彥、校長朱崇實、副校長楊斌,黨委常委、地學部主任戴民漢等出席科考船下水暨命名儀式。儀式由廣州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旭輝主持。

                吳美英、陳立人、張彥、朱崇實、韓廣德、周篤生為科考船下水剪彩。吳美英為科考船命名,為命名紀念牌揭牌,并行擲瓶禮。朱崇實、韓廣德先后為船徽標和建造紀念牌揭牌。韓廣德向吳美英、陳嘉庚紀念館及我校贈送命名金剪刀。

                中午12:55,張彥、周篤生共同啟動下水開關。伴隨著紛飛的彩帶和禮花,“嘉庚號”緩緩駛出船塢,順利下水。

                朱崇實在致辭中表示,廈門大學因海而生,伴海而長,是中國距離大海最近的一所大學,擁有開展海洋科學研究的獨特區位優勢。早在校主陳嘉庚先生創校之初,就對廈大海洋學科寄予熱切希望,1946年學校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海洋學系,成為我國海洋學科的發祥地。

                他說,海洋科考船作為海洋探測與研究的重要平臺,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提升海洋學科教育與研究實力的重要支撐。“今天,‘嘉庚號’順利下水,終于圓了數代廈大人的夢想!”

                朱崇實表示,未來,“嘉庚號”投入使用后,將依托我校馬來西亞分校和中國—東盟海洋學院,成為在東盟地區推動全球變化研究、海洋科學教育以及科技交流的“海上廈大”,也將助力廈門大學乃至世界海洋科研教育向更高水平發展。

                韓廣德表示,“嘉庚號”科考船建成后,將成為我國深遠海洋科學考察研究的主力船之一,為我國開展海洋研究和教育,鞏固海洋防務發揮重要的作用。他深信,在“嘉庚號”這片擁有先進實驗室的移動國土上,廈大必將為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增光添彩。

                “嘉庚號”是我國第一艘采用國外方案設計、國內轉化詳細設計,并由船東(廈大)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船長77.7米,型寬16.24米,設計吃水5.2米,約3500總噸,經濟航速11節,最高航速大于14節,續航力10000海里,自持力50天,定員54名。

                據了解,該船無論是科考裝備的全面性和先進性,還是船上實驗室的通用性和靈活性,都將達到世界同級船的先進水平,在未來10至20年將成為我國深遠海科學研究的主力船之一,能抵達所有無冰洋區開展海洋科學研究和教學實習。

                我校海洋學科辦學歷史悠久,是我國海洋教育的搖籃,曾培養出伍獻文、曾呈奎、鄭重等中國著名的海洋學家。95年來,幾代海洋人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以“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闡揚世界文化”為己任致力于海洋教育與研究,能夠擁有一艘屬于自己的、性能卓越的大型科考船是我校數代海洋人的共同夢想。“嘉庚號”的建造,不僅圓了這一夢想,而且使得我校成為中國大陸綜合性大學中第一所擁有自己的全球級科考船的高校。全球級科考船的標準是,必須3000噸級以上,并且能到達除南北極冰區以外的任何海洋。

                來自國家有關部門及20多所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的領導,我校學校辦公室、人事處、發展規劃辦、教務處、科技處、國際處、資產與后勤事務管理處、財務處、校友總會、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的負責人和師生代表也參加了當天儀式。

            (文/ 李 靜 盧婧 圖/林小龍)

            ◆聲音:

                陳立人(陳嘉庚先生長孫):當我知道廈門大學科考船下水非常高興。科考船以我祖父陳嘉庚的名字命名,我和我們家族更是非常感動。1921年,祖父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在興辦教育的過程中,祖父陳嘉庚腦海一直深懷“開拓海洋,挽回海權”的理念。他認為海洋事業非常重要,世界各國對此都十分重視,海洋技術的重要性,前途的廣泛性,為各業之首,海洋事業的發展將極大地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嘉庚號”海洋科考船為廈門大學深入遠洋科考邁出堅實的一步,祝“嘉庚號”一帆風順!

            ◆解密“嘉庚號”:

            1.為什么命名為“嘉庚號”?

                據戴民漢介紹,學校就科考船的命名向社會進行了網絡征名投票,最終,在供選擇的9個名字中,“嘉庚”號得票率超過70%,“以‘嘉庚號’來命名科考船便成了眾望所歸的事情”。朱崇實也表示,以“嘉庚號”命名科考船,既是廈門大學對校主陳嘉庚先生創辦廈大、澤被萬代的感恩緬懷,也期望這座“海上廈大”將嘉庚精神傳播至世界各地。

            2.“嘉庚號”具備啥“特質”?

                在海洋與地球學院副院長、科考船項目技術總負責人王海黎的眼中,“嘉庚號”屬于氣質型“美女”。她的設計水平可比肩世界同級別科考船,具有更潔凈、更安靜、更綠色等特點:

                ——她非常潔凈,能夠對海水中超痕量元素實現無沾污的采樣與分析,還設置了專屬的潔凈實驗室;

                ——她靜如處子,該船采用全電力靜音推進方案及采取多種減振降噪措施,是國內建造的科考船中首次參比挪威船級社噪聲船級符號要求設計建造的船舶;

                ——她具備出色的海洋觀測設備收放、操控能力,裝備高性能聲學探測設備,“大海撈針”對她來說也并非難事;

                ——她是一座海上綜合實驗室,能夠支持水文、化學、生物、地質地球物理、大氣和相關交叉學科的實時、同步觀測和現場科學實驗研究,支持信息數據遠程傳輸。

                ——她具有國際性和多樣化等特點。多樣化將集中體現在未來管理模式、籌資方式和渠道及學科特點等方面。

            3.“嘉庚號”大事記:

                2015年3月31日,正式開工;

                2015年11月26日,舉行上船臺儀式,分段涂裝、船機電安裝工作全面開展;

                2015年12月31日,浙江校友主導籌資的《嘉庚號》紀錄片開機;

                2016年5月8日,下水暨命名儀式;

                接下來,將進一步開展內部裝修、設備安裝調試、系泊試驗和海試等工作,預計于2016年底交付使用。

            (李 靜 盧婧)


            上一篇: 海洋學子在廈門大學第六屆跳繩比賽獲佳績 下一篇: 我院召開網絡文化工作室建設座談會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