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地質海洋學系成長迅速,成果豐碩

            時間:2017/10/31

            來源:COE

            瀏覽: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地質海洋學系自正式成立以來,受到了院、校各級領導的廣泛關注與鼎力支持,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成長迅速,成果豐碩。

            2016年6月21日,地質海洋學系正式揭牌成立。新系秉承國際化的理念,在對外宣傳、人才引進、學生培養、學術交流、平臺建設等各方面都成績斐然,引人注目。

            新系成長,引人注目

            • 2016年9月以來,美國威廉瑪麗學院的Steven A. Kuehl教授出任代理系主任,帶領新系開展各項工作。目前,新系已有講座教授2人,固定教職人員8人,工程技術人員2人,兼職人員若干;

            • 地質系官方網站正式建成并順利運營,獲得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 通過EOS、Earthworks、2016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及2017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EGU)等平臺的國際宣傳,地質系首輪專職教師招聘收到了48位國內外優秀應聘者,邀請了5位進行了面試,預計未來四年每年引進2-3位優秀人才;此外,地質系啟動博士后研究員招聘工作,首輪招聘便收到60位應聘者;

            • 完成新系的本科生培養計劃,新開11門本科生課程,新招收11位本科生;研究生培養繼續滿額招生,新招收9位碩士研究生和2位博士研究生;

            • 美國威廉瑪麗學院與地質系的本科生交流活動于2016年6月首次進行,與韓國仁荷大學的交流項目初具雛形,預計未來成立地質系專項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

            • 邀請美國威廉瑪麗學院Josh R. William博士、德國不萊梅大學海洋環境科學研究中心Mahyar Mohtadi博士、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Liviu Giosan 博士、德國海洋研究中心Daniel Gebregiorgis Yirgaw博士、韓國仁荷大學Guan-hong Lee 博士等訪問廈門大學,促進項目合作與學術交流;

            • 在中央專項“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儀器設備中央財政專項經費”、國家“雙一流”建設項目和中央修購專項教學實驗室設備購置項目的支持下,地質系新購了一批重要科研與教學儀器。

            2017第三次國際顧問委員(IAC)順利召開

            2017年10月23-24日,地質海洋學系迎來了本系國際顧問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劉祖乾(臺灣中山大學)率委員會成員、地質海洋學領域專家Charles Nittrouer (美國華盛頓大學)、Pere Puig (西班牙海洋科學研究所)、許德惇(臺灣中山大學)、Han Winterwerp(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Lionel Carter(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為新系成立以來的成果與挑戰廣獻良策,一路引航;廈門大學地學部主任戴民漢教授、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王克堅教授、海洋與地球學院近二十名中外教師出席本次會議。

            地質海洋學系代理系主任Steven Kuehl向與會專家和教師們報告了地質海洋學系自正式成立以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此外,Steven 教授提出,地質系剛剛成立,各方面的發展尚不成熟,人才招聘面臨極大問題,科研工作進程緩慢,亟需一位全職系主任,及本領域的領頭人物,幫助新系快速成長、脫穎而出。針對新系的未來發展方向、人才招聘策略、教育培養方案、科研平臺建設等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與會專家特提出相關建議。此外,余鳳玲副教授、Stephan Steinke教授和簡星副教授還分別介紹了地質系本科生培養計劃、入駐地質系與定居廈門的經歷以及地質系目前在建的冷庫項目。以上均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與贊賞。

            各位專家一致認為,新系發展勢頭良好,成果卓著。要解決相關問題,必須堅持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繼續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加強新系平臺建設,完善科研與教學布局,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研團隊,培養世界一流的地質海洋學人才。

            • 新系從無到有,人才引進、教育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都成果卓著,國際化道路雖有挑戰,但前途大好;

            • 要擴大人才引進的重點領域,利用好廈門大學海洋學科的資源,大力發展跨學科、跨院校、跨國境的國際合作研究。要利用廈門大學海洋科學的巨大影響力和當地的優美生活環境,通過國際性會議、網絡推廣等方式展示新系的潛力與魅力,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利用Stephan等外籍教師的成功案例,幫助解決外教落戶廈門的相關問題。

            • 隨著新系隊伍的不斷擴大,要將各教職工的優勢領域與教學培養有機結合,共享其他系的課程,增加選修課的數量,培養學生的興趣;

            • 要繼續加強舉辦學生國際交流項目,以短期交流為主,增加與國際各海洋院校的交流與合作;

            • 合理利用新系資源與空間,加強與物海、海化、海生等方向的項目合作與交流,爭取更多的科研資金與項目。

            此次會議的舉辦,為新系的未來發展指引了航向,推動其繼續踐行國際化理念,打造世界一流地質海洋團隊。


            上一篇: 海洋與地球學院部門工會委員集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下一篇: 最是醇久同窗情——記海洋系83級系友畢業三十周年返校活動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