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身邊好老師】借海揚帆奮者先,誨人不倦育英才——記海洋與地球學院胡建宇老師

            時間:2019/06/03

            來源:廈門大學

            瀏覽:

            【人物名片】

            胡建宇,男,1962年8月生,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物理海洋學系教授。1982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海洋學系海洋物理學專業,后獲得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廈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現兼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物理海洋學、區域環境海洋學,著重于海洋環流、上升流、海洋鋒、潮汐等的研究。

             

            奮發圖強,科研之路始如一

            胡建宇于1978年10月考入廈門大學,就讀于當時的海洋學系海洋物理學專業,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學生,1982年8月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40年來,他學習在廈大,工作在廈大,生活在廈大,是目前海洋與地球學院教齡最長的在職教師之一。

            胡建宇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一般每天早上八點前就到翔安校區辦公室,對科研卻沒有絲毫懈怠。他的研究興趣廣泛,從臺灣海峽到南海海域,涵蓋了上升流、中尺度渦等各種重要且復雜的過程,近年來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過數篇綜述及研究論文。同時,他善于把握時代脈搏,與新老學者保持密切交流和聯系,緊跟物理海洋學的研究前沿熱點和新技術,鼓勵并支持博士生出國學習。

            四十年來,胡建宇在科研之路上腳踏實地、始終如一,他用行動印證了他的信念:“科研就講兩個字:堅持!”。有一篇關于上升流的綜述,他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才完成,發表在影響因子很高的期刊。他說,堅持去做,就一定能出成果。

             

            誨人不倦,三尺講臺傳真知

            “教學是良心活,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備好課、上好課!”。胡建宇上課從不照本宣科,而是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知識細而不繁、內容多而不雜。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在課前精心設計了一些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學習,在聽課的過程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提升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主動性,同時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思考和互動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為2015級物理海洋學本科班的班主任,胡建宇為班上的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機會,傾盡全力指導學生開展大創項目。出海實習是物理海洋學本科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但因為出海成本較高,本科生們能獲得的出海機會少之又少。為了給班上的學生們創造更多的出海機會,胡建宇將自己課題的出海名額切分了一部分給本科生,他所帶班級的大部分本科生都參加過科研課題的出海,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儀器操作規程和數據的分析方法。為支持學生的創新研究,胡建宇親自指導過班級三分之二的本科生開展大創項目,每1~2周都分組聽取他們的進展報告,并給予必要的指導。有人說這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胡建宇卻對同學們說,“我和你們父母的年紀相仿,所以我把你們看成我的孩子,花再多的時間、金錢、精力,我都愿意,為自己的孩子付出再多都值得。”

            胡建宇也始終關心和關注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長期以來,不遺余力地開展學術指導。他始終和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同學們的學業。一位2018級博士生說:“我發過去的論文,胡老師不僅在內容方面給出很詳細的指導意見,甚至還細心地幫我修改字句,通常1-2天內肯定會收到回復或被他約談,可能一般的年輕老師都達不到這樣高效。” 除此之外,胡老師還致力于幫助學生做好學業規劃,指導成效顯著。首先,他會和學生做深入的溝通和探討,以確保準確了解同學的實際情況,然后是互動討論,幫助學生規劃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讓學生在研究生起始階段就明晰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大大縮短了學生的迷茫期。在研究生的教育方面,胡建宇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科學問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對科研和未來充滿信心。胡建宇的學生,現已是海洋與地球學院副教授的莊偉老師說:“在我研究生的起步階段,海洋學還是冷門學科,因此我對前途感到迷茫。幸而得到胡老師的及時開導,他督促我們學習,關心我們的思想和生活,鼓勵我們不斷前行。”正是胡建宇的言傳身教,讓許多學生決定走上教學和科研崗位,并將對科研工作的熱情和對學生的關懷一代一代傳遞下去。他的另一個學生,也是學院的副教授林宏陽老師說:“在學生階段,胡老師給予我的嚴格的科研訓練和全面的教導,為我為人師表、指導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讓我明白如何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好老師。”

             

            春風化雨,一餐一會顯關懷

            2015年擔任本科生班主任時,胡建宇非常開心。他表示自己很喜歡和年輕人接觸,同時也非常感謝學院的信任,決心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午餐會是胡建宇擔任班主任后的第一項舉措。他認為,不僅要在學業和科研方面關心學生,也要隨時把握同學們的生活狀況、思想動態,有需要時還應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每年我們都會被胡老師至少約談一次,一般是通過午餐交流會的形式”,一位2015級物理海洋學系本科生說,“每次午餐會,他都會約兩三位同學在食堂共進午餐,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了解我們的近況”。海洋學生課業繁重,學生活動一般只能安排在中午,胡建宇利用午餐的時間和學生談心談話,同學們十分樂于參與。有同學說:“胡老師的溫和總是使得同學們愿意打開心扉、暢所欲言,通過這個交流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而胡老師總會不遺余力地為大家提供幫助和指導”。不論是大學生活適應問題還是人際關系問題,就業問題還是情緒、壓力問題,胡建宇都熱心為同學們答疑解惑。胡建宇說:“對于有需要或有必要個別談話的孩子,如學業困難、沒有參加大創或是家庭有變故的孩子,午餐會的集體談話可能不太適合,我就會單獨約談他們,希望能多鼓勵他們”,胡建宇用這樣的方式傳遞了對學生的日常關懷。

            設立“早起鍛煉補貼金”是胡建宇的第二項舉措。為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胡建宇自掏腰包為2015級物理海洋學系本科生設立了“早起鍛煉補貼金”,鼓勵學生們七點前起床進行體育鍛煉。在他的鼓勵下,他所帶班級的同學不再睡懶覺了,精神足了,學習和科研精力更多了。目前,班上已有三名同學被國外頂級高校錄取,四名同學獲得國內重點高校保研資格,還有數位同學可望考取國內重點高校的研究生。胡建宇還鼓勵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并對班級聚會、出游等給予一定的補助。

            如今,胡建宇仍然堅持奮斗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為莘莘學子領路引航。“快樂學習、共同進步、嚴格要求、健康成長”是他的育人宗旨。學生們對他評價道:“作為導師、班主任,他非常用心、負責,是讓我們既敬又愛的師長;作為科研工作者,他非常嚴謹認真、專心致志,數十年如一日,是激勵我們奮進的榜樣”。

            (宣傳部 海洋與地球學院)


            上一篇: 2015級海洋科學國際化拔尖班畢業答辯圓滿結束 下一篇: “海洋需要綜合管理”——戴民漢院士在“國合會”年會上發言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