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廈門大學“臺灣海峽海洋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臺海站”)入選,實現了廈門大學和福建省國家野外站“零”的突破。
臺海站歸屬廈門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依托于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陸界面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啟動建設,并與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共建,已建成東山觀測實驗場(簡稱“東山實驗場”)和漳江口觀測實驗場(簡稱“漳江口實驗場”)等主要觀測與實驗基地。臺海站同時服務于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的海洋科學、生態學國家“雙一流”學科和環境科學、水生生物學等國家重點學科建設。

臺海站位置圖
臺海站位于臺灣海峽西岸,主要針對臺灣海峽上升流、河口海灣與濱海濕地等亞熱帶典型生態系統進行長期觀測與研究,整合了廈門大學在臺灣海峽上升流生態系統、紅樹林等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近30年的綜合觀測和定位研究成果。主要科學目標是研究并闡明臺灣海峽生態系統的長期演變及其驅動機制,揭示典型生態系統的連通性。通過長期系統開展臺灣海峽生態系統的研究、監測和示范服務,為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健康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臺海站東山實驗場及其浮標觀測系統

臺海站漳江口實驗場渦度通量觀測系統
國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正處于野外站建設發展的新時期,建設臺海站是對新時期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的積極響應。臺海站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不僅能充分發揮廈門大學在海洋生態系統方面已有的優勢,更有助于全面提升在臺灣海峽生態系統方面的研究和監測能力。未來,臺海站將在國際咨詢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指導下,不斷優化頂層設計,為將來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我國海洋強國戰略及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