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海洋學科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于7月25日-26日在中共廈門市委黨校舉行2022年度學術交流暨學科發展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民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陳張海、材料學院院長解榮軍、信息學院副院長袁飛,海洋與地球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專任教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學院和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政人員代表共130余人齊聚一堂,共繪一流學科發展藍圖。
7月25日上午,院長史大林致開幕詞,他從機構設置、人才培養、教師隊伍、科研成果、支撐體系、交流合作等方面對海洋學科近年來的發展成效做了全面的梳理。他指出,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要“發揚優勢、突出特色、補上短板”,期望通過這場會議增進學者之間的相互了解,獲得新知識;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尋求新增長;促進學術交流與分享,啟發新思路。

緊接著,戴民漢院士作海洋學科發展戰略報告,重點分享了國際海洋科技發展態勢、中國海洋科技發展動向以及廈大海洋學科的歷史與藍圖等三個方面的內容。他認為“海洋不僅僅是一個學科,更是一個重大融合創新領域”,期待廈大海洋學科肩負起歷史責任,直面國家重大需求,打造完備的海洋科技創新生態系統,促進海洋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與繁榮。李忠平、段安民兩位教授分別就海洋技術學科建設,氣候變化與海陸氣相互作用學科建設提出了思考。陳張海、解榮軍、袁飛分別從“物理、海洋學科交叉融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信息+海洋’交叉協同”等方面作主題匯報,共同探討“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海洋與多學科融合發展的模式與路徑。


短短2天的會議,33場學術報告,5場小組交流緊鑼密鼓地進行。在學術交流環節,專家學者匯報了各自的研究領域、工作進展和未來的規劃,各學科交叉互融,百花齊放。在小組交流環節,與會人員圍繞學科發展面臨的新機遇、目前的瓶頸與困難、解決途徑與舉措等內容暢所欲言、各抒韜略。


院長史大林與院黨委書記吳立武分別作總結致辭。史大林總結回顧了本次會議的初衷、內容和成效,對學院第二屆教職工大會上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作了逐條回應與反饋,同時,報告了學院下一步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考核評價、專技支撐、行政服務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舉措。他呼吁全體教職員工直面現狀與挑戰,學院將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扎實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吳立武認為,建立國家戰略高地、形成戰略力量需要交叉學科支撐,而海洋學科天然具有交叉的元素。他從學科和學科建設、一流狀態與心態、提質增效與執行力等三方面作了分享,指出目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號召大家對標“雙一流”,追求卓越、止于至善。


作為我院舉辦的首次邀請支撐學科參與的學科發展研討會,這一交流平臺極大地推動了相互了解和思維碰撞,激發了科研創新活力,進一步加強了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海洋學科建設的步伐邁得更穩、走得更快、行得更遠!
文/侯佳君 蔡笑霜
圖/楊位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