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公布“典贊·2021福建科普”入選名單。經廣泛發動、擇優推薦、評審公示,產生10個“2021年度福建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入選且位列第一。

“典贊·2021福建科普”項目,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指示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選樹傳播科學和推廣運用技術的典范。廈門大學海洋博物館積極響應號召,大力推進海洋科普與科技創新,憑借其獨有的“百年底蘊”“科技創新”“精準互動”三重特色,突出重圍,入選“2021年度福建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
百年歷史彰顯展館底蘊。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具有強大的學科背景和深厚的歷史底蘊。1946年,中國第一個海洋學系誕生于廈門大學,成為中國現代海洋學科的“藍色搖籃”。2017年,廈門大學海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加快了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步伐。廈門大學海洋博物館展現了百年來幾代海洋人在科學研究路上奮發圖強、砥礪前行的輝煌成果,激勵著一代代海洋學子奮勇拼搏、向海圖強。

科技創新夯實展館實力。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在展品上求新求變,積極探索科技成果向科普課程轉化之路。自主研發了兩種兼具科技性與科普性的特色產品,一是仿生機器魚,包括水生的鯊魚和水陸兩棲的彈涂魚等,可以在仿生態魚缸中遙控起舞;二是超聲波定位的講解機器人,集講解服務、互動功能為一體,為參觀人員提供別樣的科技體驗。


精準互動提升展館效能。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充分發揮廈門大學海洋科技上的領頭羊優勢,攜手國內外高校或涉海專業研究機構,將海洋科技的最新成果轉化成精細型、主題型、互動探究型的海洋科普活動或科普課程,并聚焦于各海洋領域和民眾關注熱點,形成多樣化、專業性強的科普主題活動,寓教于樂,提高青少年海洋素養和海洋意識。高質量的主題科普活動,不僅吸引了國內外成千上萬民眾前來參觀,也成功地走進多個社區和學校,舉辦了多場科普盛宴。


今后,廈門大學海洋博物館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于科普工作,認真履行自身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職責,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全方位推動科普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