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至15日,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2022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海洋科學夏令營”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高校的99名大學生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并結業。營員們置身于美麗的廈大校園中,感受廈大海洋的科研實力、人才培養模式和濃厚學科文化。
7月13日上午,夏令營開營儀式在希平樓C2-403報告廳舉行。學院院長史大林、副院長徐鵬、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陳仕璽、物理海洋學系教授段安民、團委副書記蔡笑霜、教學秘書鄒良榮及全體營員參加。徐鵬副院長從學院總體概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一流平臺與支撐體系、開放交流合作、高水平科學研究及高素質師資隊伍等方面,自豪詳盡地為營員們介紹學院情況。2021級直博生湯錦銘作為往屆營員代表,分享了他的學習生活體驗。成為廈大海洋學子的五年時間里,讓他感受最深的是學院包容的環境和老師們無私的幫助,這讓他堅定投身科研的信心。他邀請學弟學妹們加入學院,為“藍色星球”貢獻力量。


開營儀式后,兩場學術講座順利開展。史大林院長帶來《Marin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nutrient regulation and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講座。不同海域的重要固氮生物與限制因子不同,但還有很多海域的生物固氮的時空分布與調控因子是未知的。他詳細介紹了生物固氮的過程與重要性,介紹了相關研究方法及他所在團隊的研究成果,號召同學們去探索生物固氮作用更深層的機理。段安民老師帶來《氣候變化及未來預估》講座。他強調,當下全球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都關注的重大問題,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類活動影響了氣候變化,對氣候影響因素進行系統模型構建,對不同CO2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溫情況進行預估,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課題。

當日下午,為增進營員對各專業的了解,學院精心組織了各專業師生交流會。教師代表們詳細介紹了本專業概況、代表性成果和未來規劃,指導營員們進行學業和科研規劃,幫助他們找到最合適的課題組。

隨后,五場學長姐交流會如期而至。來自各專業、各年級的優秀研究生代表進行學術報告,營員們也從科研、學習到生活等話題展開,進行深入咨詢與交流。

7月14日,是營員與導師單獨見面交流的時間,營員們走進各個辦公室、會議室,與導師們分享個人研究興趣和發展規劃,導師們對營員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考察。當晚,營員們參觀了美麗的校園,從“小巨蛋”咖啡廳、德旺圖書館、到教學樓群、芙蓉湖,再到大草坪上的破冰游戲,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夏令營的最后一天,學院召開了簡短而隆重的夏令營結營儀式。學院副院長張宇總結了幾天來的活動,表揚了營員們的表現,并鼓勵大家了解和學習更多海洋科學知識。隨著結營證書的頒發,本次夏令營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