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艾春香副教授、院黨委副書記陳國強指導,院團委書記吳珊珊帶隊的暑期社會實踐全國重點團隊“平潭魚躍·2012”一行抵達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始為期三天的實地走訪調研活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漁民的熱情接待。
在短短的三天時間里,實踐隊先后走訪了平潭當地的管委會規劃局、環保與國土資源處環保處、環保局、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等相關部門,并深入流水鎮進行深入的了解調查。各單位領導紛紛對實踐隊此行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平潭當地漁業發展的現狀和災害情況。座談過程中,實踐隊深入了解了目前當地赤潮災害和漁情監測網絡的建設和預防機制,獲得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實踐隊還在縣團委副書記翁文卿的陪同下參觀了區規劃館。通過規劃館講解員的生動介紹和觀看壯麗的規劃直觀模型,實踐隊對平潭綜合實驗區各個功能區的定位和今后發展的方向有了全面的認識,對平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對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平潭海洋大學的建設更是充滿期待。訪談結束之后,各單位領導對此次實踐的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紛紛與實踐隊合影留念并在留言簿上寫下寄語,鼓勵大學生多參加此類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同時要刻苦學習,為海洋事業的未來努力奮斗。
在了解了大量平潭漁業發展現狀和災害情況后,實踐隊深入當地有名的鮑魚養殖基地——流水鎮小庠島砂美村進行實地走訪。在流水鎮黨委副書記許巧清的陪同下,實踐隊乘坐小型漁船冒著風雨海浪有驚無險地抵達小庠島砂美村。隊員們親身體會到了漁民朋友們在漁船上風水雨打的艱辛,也目睹了此次水產養殖遭受重創之后漁村的真實情況,感觸頗深。在村部會議室,實踐隊與村委委員和養殖戶代表們開展了面對面的交談。實踐隊向村民們介紹了此次實踐的主要情況,并簡述了此前從省廳及縣局各單位所了解到的有關有毒赤潮的成因和對鮑魚水產受災情況等信息,與漁民們展開了深入的互動交流。雖然此次平潭鮑魚養殖遭受了重創,但村民們積極組織生產自救,依然對平潭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隊員們還發放了相關調查問卷。問卷主要根據此前了解到的有毒赤潮對鮑魚養殖產生危害的起因、作用機制、預防和應急措施制定的,目的在于了解當地受災及災后重建的具體情況以及赤潮相關知識在漁民間的普及狀況。實踐隊還把專門制作的針對赤潮防治和鮑魚養殖的“水產養殖小貼士”送給了當地的漁民。座談結束后,村民代表紛紛在橫幅上寫下了對實踐隊和平潭發展的祝福,并同實踐隊合影留念。之后,實踐隊還參觀了流水鎮五埕村最大的冷凍加工廠,對當地水產品冷凍加工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實踐隊此行受到當地媒體的密切關注,平潭廣播電視臺特派記者一路隨行,采訪了實踐隊的帶隊老師和隊員代表。平潭時報也對此次實踐進行了報道,中國平潭網轉載了該篇報道。
7月27日,實踐隊在平潭的實地調研接近尾聲,但實踐隊前進的步伐還遠遠沒有停止,“關注海洋,服務平潭,保漁護產,年年有余”的實踐之路還在延續。據悉,實踐隊還將前往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進行訪談,獲取相關數據,對平潭漁業作更為專業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