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1. <tbody id="bmdbm"></tbody>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2. <menuitem id="bmdbm"><ins id="bmdbm"></ins></menuitem>
    
    
  3. <tbody id="bmdbm"></tbody>
    1. <menuitem id="bmdbm"></menuitem>

          1. <bdo id="bmdbm"><strong id="bmdbm"></strong></bdo>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海洋碳匯與未來地球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培育啟動

            時間:2012/09/10

            來源: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

            瀏覽:

                “海洋碳匯與未來地球協同創新中心(SCOFAFE)”聯合培育啟動儀式暨戰略研討會于9月8日在廈門大學舉行。該中心由廈門大學牽頭,協同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廣泛匯聚國內外海洋碳匯優勢科研力量開展協同創新。

                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胡敦欣院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氣候變化適應協調組織主席、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水土環境部前部長Masataka Watanabe教授應邀參加啟動儀式;中國地質大學郝芳副校長、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謝樹成教授,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翦知湣院長、科技處何斌副處長、張傳倫教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東曉副所長、西沙深海海洋環境觀測站陳償副站長、唐丹玲研究員、黃小平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王文興院士、盧秀玲書記、科技處許其功副處長等協同單位的代表出席。啟動會由廈門大學朱崇實校長致歡迎詞,孫世剛副校長出席,葉世滿校長助理主持。出席啟動會的還有學校辦公室主任邱偉杰、科技處李清彪處長、人事處劉梅處長、教務處譚紹濱處長,以及中國科學院焦念志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戴民漢教授、海洋與地球學院吳立武書記、環境與生態學院沈小平書記、黃邦欽副院長(主持工作)以及其他領導及教師代表。

                朱崇實校長代表廈門大學感謝各協同單位的支持與合作,認為該中心的建立,不僅是廈門大學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的新契機,更是兄弟院校間加大實質性交流與融合、拓展科學研究新平臺、邁向國際化進程的新起點。廈門大學將舉全校之力,為中心的建設提供有效的人事聘任、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等政策支持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等全方面的保障。

                “海洋碳匯與未來地球協同創新中心”籌建負責人、專家組組長焦念志院士介紹了卓有成效前期培育進展和未來發展規劃:該中心以“國家需求、世界一流”為根本要求、走“高水準、有特色”的道路,遵循國際科聯最新計劃“未來地球”的協同理念,瞄準海洋碳匯這一前沿領域,充分發揮三校一所一院的特色與優勢,有效輻射國內外協同單元,通過機制體制改革、實現“資源匯聚”、“交叉融合”和“引領創新”建立國際一流水準的人才、學科和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平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郝芳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東曉副所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盧秀玲書記、同濟大學科技處何斌副處長分別代表四所協同單位發言,均表示在協同創新中心建立前,就與廈門大學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長期合作歷史,各校(院、所)將為該協同創新中心提供全力支持,通過匯聚資源、優勢互補,為合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校一所一院”共同簽署了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協議,并為“海洋碳匯與未來地球協同創新中心(SCOCAFE)”及中心培育的橋頭堡“海洋微型生物與地球圈層研究所(IME)”揭牌。

                當天下午,協同單位圍繞海洋碳匯科學目標,就海洋生物泵與微型生物碳泵、近海碳循環、海洋酸化、海洋觀測實驗站、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等方面的科學、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與資源共享,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協同合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各協同單位一致同意優先選擇南海西沙海洋碳匯時間序列站為突破口,聯合各協同單位優勢力量,搭建共享平臺,進行協同創新。協同單位表示,將在自身建設的基礎上,匯聚各方優勢力量和資源,匯聚和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努力將“海洋碳匯與未來地球協同中心”建設成為建設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學術高地,為我國建設低碳、環保的創新型國家提供科技支撐。 

            (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


            上一篇: “八校聯盟海洋科學與海洋生物技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下一篇: 海洋與地球學院順利完成一期搬遷

            相關文章

            花蝴蝶看片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