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第二屆“山海論壇”—海洋環境領域分論壇在曾呈奎樓B206會議室順利舉行。來自高雄中山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以及廈門大學的十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海洋環境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相關國際熱點進行了研討。
此次論壇共有兩岸三校的十一位專家學者參加,分別是高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院長陳宏遠教授、袁中新教授和李宗霖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海洋學院院長何建國教授、殷克東教授和吳加學教授,我校海洋與地球學院高坤山教授、王克堅教授和柯才煥教授,環境與生態學院副院長王大志教授和白敏冬教授。此外,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戴民漢教授,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李慶順教授、副院長黃邦欽教授以及我校該領域的相關老師和學生也參與了此次研討。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不僅介紹了個人的最新研究成果,還就國際海洋環境領域的熱點和難點進行了熱烈而深入地研討。與會專家們積極探討并熱情答疑,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研討會氣氛熱烈而有序。
10月10日上午,兩岸三校的專家學者于曾呈奎樓B214會議室就未來的學術和學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進行了深入探討。除了參與論壇研討的十余位專家學者外,我院黨委書記吳立武及環境與生態學院黨委書記沈小平也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座談會上,戴民漢教授首先向來賓們詳細介紹了我校地學部架構、學科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和交流合作等情況,高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院長陳宏遠教授和廣州中山大學海洋學院院長何建國教授也就各自學院的情況做了簡短的介紹。通過近三個小時的熱烈討論,三校專家學者均表示,兩岸三校在海洋環境領域有許多共同關注的研究方向,一些合作已經開始,有必要通過“山海論壇”這一平臺切實推動三校更加緊密的合作,以教授之間的科研合作帶動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更好地利用三校資源,強強合作,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當今時代是個“開放、包容、合作”的時代,經濟全球化必然會帶來教育全球化。本屆“山海論壇”—海洋環境領域分論壇的舉辦為三校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很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加強三校的交流合作,促進三校在學術發展上邁上新的臺階。
相關背景介紹:
“山海論壇”是廈門大學、高雄中山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兩岸三校優勢學科頂尖學者的盛會,旨在促進三校合作,共同提升三校的研究水平。第一屆“山海論壇”由高雄中山大學主辦。第二屆論壇由我校主辦,研討領域由第一屆的六個主題,擴展至七個主題,分別是海洋環境、經濟與管理、能源材料化學、物理與能源、生物醫藥、臺灣研究、教育研究。每校每個領域4-6名學者參會,總人數約120人,其中高雄中山大學校方嘉賓代表及參會學者預計共約40人。除安排分領域學術研討外,本次論壇還安排了院系參訪、座談等多種交流形式,為三校學院間進一步探討具體合作項目提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