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豐鮑潮實踐隊成員前往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與海洋漁業處負責人就“廈門市鮑魚產業鏈的規劃和發展”進行了訪談。
在此次訪談中,隊員們了解到,廈門市的鮑魚產業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目前,廈門市只有一個鮑魚養殖基地,即實踐隊之前所參觀的位于大嶝島上的培陽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有廈門用地緊張,政府限制頒發養殖證。其次,廈門市的海域開發逐漸以觀光旅游為主,水產養殖呈退出趨勢。因此,鮑魚產業呈現出一種“兩頭在內,一頭在外”(即研發種苗、精加工在內,養殖在外)的存在形式。
此外,隊員們還了解到了鮑魚殼利用方面的相關信息。早在80年代,就已經有人對貝類殼進行加工,但是主要側重于培養較大的珍珠貝,進行珍珠制藥項目,目前廈門未見對鮑魚殼進行加工的產業。海洋漁業處負責人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廈門市廢棄殼的量并沒有像莆田等大型養殖產地那樣龐大,所以很難與有進行鮑魚殼加工的地區形成合作關系。
訪談之后,海洋漁業處負責人對實踐隊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隊員們繼續探索鮑魚殼的高值化發展道路,并為實踐隊題字,“激揚青春志,成就中國夢”。在錦旗互贈儀式之后,本次訪談之行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