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走近科學》欄目就水下噪聲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問題,報道了我校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許肖梅教授課題組的研究進展。
本期《走近科學》節目選題《聲聲不息的煩惱》,主要介紹噪聲在空氣、固體、水體等環境中的污染與防治問題。許肖梅教授在節目中針對“水下聲傳播基本原理”、“水下噪聲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如何監測水下噪聲”以及“如何防治不可避免的水下噪聲危害”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同時,節目還通過報道課題組進行的“水下噪聲對魚類活動影響模擬演示”和“現場監測廈門演武大橋汽車交通所產生的水下噪聲”實驗活動,向全國觀眾形象展示了水下噪聲是如何影響海洋生物活動的。
許肖梅教授在節目中,還結合課題組在保護中華白海豚、大黃魚等海洋生物方面的最新研究結果,用形象的圖片和詳實的數據資料,向觀眾說明了水下噪聲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危害,呼吁大家在水下爆破、路橋建設等港口施工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采取合理的規避措施,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水下噪聲對海洋生物帶來的危害,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在今年5月份的拍攝過程中,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組編導張英華表示,之所以選擇廈門大學攝制本期節目,是因為近年來廈門大學許肖梅教授課題組致力于水下噪聲監測與防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極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形成了較大反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此前,許肖梅教授課題組還接受了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關于拯救白海豚專題節目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