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禮拜的準備工作,廈門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04于7月4日首次外出實踐,歷時7個小時完成采水工作,水樣置于實驗室冰箱里,等待進一步的處理。
7月4日,廈門大學尚天廈海實踐隊進行了第一次采水作業。在采水前一天,實踐隊就第一次采水的工作進行了分工,確定出行人員,準備實驗器材,以及確認了當天的高潮時間。中午11點,采水小分隊一行人來到周隆泉樓搬運實驗器材,由于擔心天氣過熱,大家會出現身體不適,白曉林學長還細心的準備了藿香正氣水。大家拿完器材乘坐751路公交車來到了第一個采水地點:曾厝垵。到達后,距離當時高潮還有一段時間,實踐隊員們就地休整了一番。
下午兩點,一行人開始進行采水作業。首先是測水質參數,隊長洪燕妮將儀器交給隊員,并對接下來要進行的水樣采集和處理進行了說明。接到儀器后,隊員們馬上投入到測量工作中,張皓負責使用儀器,肖福松負責記錄數據以及GPS定位。測完之后大家開始采樣,先從測量地點打了500ml左右的海水,然后洪燕妮、劉玨潔、陳星宇、葛彭川開始對海水樣品進行處理。首先用篩絹進行過濾,收集pico樣品并固定;然后用過濾器再次過濾,以收集營養鹽樣品。所有采集的樣品都裝入冰袋中。第一個站點的采水工作用來將近四十分鐘才完成,接下來的站點便是重復在第一個地點進行的操作,慢慢的大家做起工作來就輕車熟路了,在后面幾個地點花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實踐過程中隊員劉玨潔拍攝了海灘全景,海面可見垃圾的情況等等,以便后續的分析。下午6點左右,五個站點都采集完畢,水樣由實踐隊送回實驗室進行低溫保存,等待進一步的實驗處理。
第一次外出實踐,實踐隊沒有進行海洋生態保護方面的宣傳,但是實踐隊的采水行為還是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有些人會圍觀并且詢問實踐隊相關的知識,還有些人會拍照留念,有些人誤以為我們在做海水淡化處理。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們對于海洋生態環保的宣傳遠遠不到位,大眾對于海洋的認知是很淺顯,包括海洋科普知識和海洋環保知識的宣傳;另一方面,我們恰恰可以抓住人們的這種好奇心,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以大學生的身份去推廣這些知識,為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我們微薄的力量,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也是我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