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表彰了為改革開放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大會表彰了100名在改革開放40周年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探索的先鋒模范,并授予改革先鋒的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我校杰出校友陳景潤位列其中,被譽為“激勵青年勇攀科學高峰的典范”。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組織全院師生代表近160人,于希平樓C2-403共同觀看中共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直播。會后,學院黨委積極組織師生暢談交流對于改革開放40周年的理解和認識。
生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當天的柯宏偉老師,對于改革開放40周年來的科技進步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表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也為科研工作者們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很多實驗方法都已經變成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設備,大大縮短了科研工作的時間。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更加振奮了中國的科研工作者,中國已在多個領域處于國際領先的地位。作為一名教師黨員,首先我應為祖國的美好明天添磚加瓦,努力工作,刻苦鉆研。其次,應教育好學生,他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明天會越來越好,中國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輔導員侯佳君老師也從立德樹人和青年教育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談到“改革開放40年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作為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也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作為思政工作者,應當主動把握時代脈搏,準確把握新時代青年的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青年。應當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不斷創新工作載體,改進工作模式,增強青年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應當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出生成長于改革開放過程之中的90后學生黨員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想。2015級本科生劉琳同學說,“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從這次大會中學習到了許多。在受表彰的各位先進模范中,既有拉動國民GDP增長的優秀企業家,也有默默奉獻的普通工人,也不乏忠于研究的科學家們,他們都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里,用自己的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堅持突破,堅持改革,堅持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講話中,不僅使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巨大變化,也感受到了黨帶領人民繼續改革開放的強烈決心。作為當代大學生,我一定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實際行動投入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黃汝輝表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40年來,前輩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盡管風雨兼程,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為契機,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活動讓師生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偉大成就,也對未來繼續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充滿了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