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海洋學科人才培養,提升學生論文閱讀能力, 12月28日晚,廈門大學特聘教授高樹基老師應邀參加“TOS·海洋科學對話”活動,在周隆泉樓A3-206為同學們分享了其論文閱讀的經驗技巧。研究生會程偉東同學主持活動,1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參加。
講座開場,高老師做了幽默的開場白,同學們在一開始就感受到了高老師的風趣幽默和平易近人,現場氣氛輕松歡快,并贏來了熱烈掌聲。
首先,高老師介紹了一些文獻基本常識和論文投稿技巧,介紹了科學雜志分區的原因、分區的組成、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和意義等。高老師在談到科學雜志的生存策略時指出,每份雜志都有其提高影響因子的方法,同時也有其關注重點。同學們在向雜志投遞論文時應事先了解清楚該雜志的側重點和聚焦點,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接收率。
接著,高老師分享了科學論文的閱讀技巧,并以一篇名為《Biogeochemical Controls on Costal Hypoxia》的Review為大家作具體介紹。他指出:在拿到一篇論文時,不要急于進入正文逐字逐句閱讀,而應有恰當的順序和技巧。高老師建議:在閱讀完一篇論文的題目之后,應當對文章內容有自己的想法和預測,并在之后的閱讀中不斷驗證。在閱讀摘要、關鍵詞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留意作者及其所在單位的信息,這有助于了解領域內著名學者的研究方向及成果,加深對研究領域的認識。關于論文閱讀,高老師強調:一圖勝千言,論文里的圖表往往是論文的精華,能直觀生動地體現該論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思路和方法,能讓讀者在較短的時間里快速獲得該論文的核心內容。
然后,高老師又以一篇Letter文章和學生閱讀文獻具體案例來進一步闡述閱讀論文技巧。他告訴同學們:一些專業名詞和概念只有靠平時的勤加閱讀和思考才能逐漸熟悉,多讀多看,文獻閱讀能力一定會逐漸提升。他特別強調,論文寫作要注意關鍵詞以及文章結構的邏輯性,同時做到深入淺出。
最后,高老師給同學們提了幾點建議:應帶著批判性思維閱讀文獻,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迷信權威,對于科研工作和文獻閱讀應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實驗無法窮盡,學者們無法顧及到研究內容的每一個細節,故閱讀者應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以免失之偏頗。
高老師的論文閱讀“高招”分享結束后,進入了現場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高老師都一一耐心給予解答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本次“TOS·海洋科學對話”活動由海洋與地球學院研究生會與國際化拔尖班主辦,也是學院“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系列活動之一,旨在為學院師生提供面對面交流平臺,鼓勵教師們積極發揮所長,立足崗位做奉獻、育人才,激發同學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學校和學院“雙一流”建設工作貢獻力量。學院研究生會將會關注同學們的需求,繼續開展系列活動。
文:楊涵;圖: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