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嬋娟,燈火輝煌,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元宵佳節師生文化生活,創建文明校園,海洋與地球學院積極響應學校號召,精心布置了海洋特色展位,于2月19日元宵節晚七時,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游園活動,與翔安校區師生共慶佳節。
歡喜鬧元宵,處處張燈結彩,入眼盡是一片紅。但是,地球表面的71%都被海水覆蓋,海底蘊藏無窮無盡的生命,它們是否會受到這節日氣氛的感染呢?基于此,學院以“深藍色的元宵節”為主題開展游園活動,用四個小游戲帶大家走近海洋。走近海洋,先要認識海洋生物,“神奇生物在海里”讓參與者根據提示描繪海洋生物;“我的腦‘海’”帶領大家打開腦中的學識之海,對海洋做更深的了解;“元宵相會”則是讓參與者學習海馬的“一眼就認定彼此”,在蒙眼的情況下找出自己的搭檔;“鯨語”是一個正話反說的小游戲,讓參與者以有趣的形式讀出元宵詩句。參與者根據得分情況可獲得不同的“海洋味”獎品,如小海豚燈、海洋生物抱枕等。憑借著鮮明的主題、特色和生動趣味性,當晚的海洋特色游園活動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與。
在游園會現場,學院還展示了“嘉庚”號科考船大花燈和同學們手繪的海洋生物小花燈,電視大屏滾動播出“嘉庚”號科考船與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的相關影像資料,讓更多人走近海洋科考,了解一流的科研平臺。
晚八時,游園會進行了思明、翔安、漳州校區三地網絡連線直播,我院黨委副書記鄭碧嬌接受采訪。她熱情地向觀眾們介紹了“嘉庚”號花燈,她說:“自投入使用以來,‘嘉庚’號已圓滿完成十多個航次的科學考察任務,在科研、育人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我們這次特別以‘嘉庚’號為原型設計了花燈。”她還提到,廈大海洋素有中國“藍色搖籃”之稱,本次活動安排、獎品設計也都重點突出了“海洋”這個關鍵詞,希望師生們通過參與活動來進一步認識海洋,進而樹立關心海洋、保護海洋的意識。
元宵游園會是學校的傳統特色活動之一,今年的游園活動形式多樣、熱鬧非凡,讓眾多剛剛離開家的同學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心也更貼近了。海洋“深藍色的元宵節”展位特色鮮明,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獲得了校區師生的熱情參與和廣泛關注。我院參與的同學表示,對海洋的歸屬感更強了,對A+學科的自信又提升了,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