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29日,第三屆高校大學生海洋與化學科技實踐論壇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圓滿舉行。本屆論壇以“促進海洋與化學實踐,加強資源與環境保護”為主題,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承辦,全國14所高校70多位師生參加了此項活動。

廈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陳雪芬在開幕式上致辭。她談到,海洋學科是我校歷史最悠久、特色最突出的學科之一,有著深厚的積淀。我校秉承陳嘉庚校主“面向海洋、面向東南亞、面向世界”的辦學理念,大力發展海洋學科,尤其是自十九大以來,“海洋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更加要求廣大學子胸懷世界,開拓創新。本次論壇的舉行不僅是對“促進海洋與化學實踐,加強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呼應,更是對“共建交流平臺、共享科學資源、共創學術之新、共擔復興使命”的呼應。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副院長陳敏教授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屢次提及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的信念和決心,“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提出,不僅豐富和發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將建設海洋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升到新的高度。我院大力實施精英式教育,培養海洋科學高素質人才;建設了多個重點科教平臺,建立了許多特色人才培養項目,全方位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當前,“使命感召喚理想,重視資源利用開發、環境保護教育是功在千秋的全民義務;時代呼喚擔當,建設海洋強國是每個海洋學子的責任。”
王杉霖教授和陳銘副教授分別以“海洋生物地球化學與氣候變化”和“蜂海綿骨針作為新型生物醫學材料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的精彩報告拉開了本屆論壇的帷幕。兩位老師生動的講解深深地吸引了與會師生。在學生報告環節,來自各高校的學生代表準備充分,面對老師與同學的提問,沉著應對。大家在報告中互相交流,互助成長。期間,由各校參會教師代表組成的評審團為學生報告和墻報進行了評獎(獲獎名單請見附件)。

獲得優秀報告一等獎的同學與頒獎嘉賓

獲得優秀報告二等獎的同學與頒獎嘉賓

獲得優秀墻報獎的同學與頒獎嘉賓
百花齊放姹紫嫣紅,博儒新銳齊聚廈門。本次論壇促進了全國各涉海高校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各校師生的友誼,也是一場思想碰撞的盛宴!
附件:第三屆高校大學生海洋與化學科技實踐論壇獲獎名單
優秀報告一等獎(6個):浙江大學 周劍陽,廈門大學 岑鄭楠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 李凡,北部灣大學 牛貝貝,中國海洋大學 張澤坤,廣西大學 莫敏婷。
優秀報告二等獎(7個):大連海事大學 朱昱曉,浙江海洋大學 郭佳瑩,山東農業大學 孫超,大連海洋大學 馮婭婷,浙江工業大學 潘瑤,廣東海洋大學 鄧紫云,河北工業大學 魏澤慧。
優秀墻報獎(9個):廈門大學 湯錦銘,大連海事大學 馮祥達,中國海洋大學 陳柯宇,山東農業大學 樊智天,廣西大學 王詩玥,河北工業大學 劉芳,浙江工業大學 龐思晨,浙江大學 吳京航,汕頭大學 林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