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7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如何安排大學生活安頓美麗人生-----從< 周易>乾坤兩卦看當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在希平樓C2-403開講。本期主講嘉賓為張永宏老師,他目前在廈門大學哲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是廈門大學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副研究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廈門培育基地宣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道家道教哲學、中國武術與道家養生、當代道教文化。本場講座由學院團委副書記侯佳君主持,我院低年級本科生代表,本科生黨支部全體成員約120人聆聽了講座。
張老師首先為同學們介紹了文化經典《周易》一書。《周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中華民族宇宙理解與生存智慧的結晶,是五經之首、大道之源。他指出,當前我國講堅定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口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周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我們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接下來張老師結合大學生活為大家逐字逐句解讀了乾卦和坤卦。乾,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分別代表著開始、過程、收獲和心態。乾代表天象,它所展示的君子自強不息的個性,是積極奮斗、昂揚向上的君子之道。乾卦的初九到九四,都是奮斗的準備階段,因為“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所以君子需要“終日乾乾”,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保持努力的狀態,為厚積薄發做好基礎準備。九五為“飛龍在天”,此刻就是奮斗的實戰階段,需要自我加強,自我騰飛。上九是“亢龍有悔”,是提醒奮斗者需要把握分寸,保持謙虛謹慎,否則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坤代表大地與物候,它所喻示的是包容萬物,涵養德性的君子之道。老子曰,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個人良好的德性才能推動自己不斷前進,要做到以德促行。
最后,張老師用“四合一”總結了如何安排好大學生活,安頓美麗人生。一是做到“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同時要向自然學習,做到“終日乾乾”,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二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思想、智慧與行動要統一起來,做到“性命雙修”。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三是做到“群己合一”,注重培養家國情懷,將個人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將自身的前途命運和民族、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結合起來。四是做到“物我合一”,激勵同學們做到德才兼備,以德促行,只有這樣,人生的格局和境界才會能更加美麗。
最后是互動提問環節,幾位同學就卦詞的理解、知行合一的過程、愛情觀、周易的解讀與人生道路的關系等問題請教張老師,張老師都給予了詳細而耐心的解答。現場互動良好,講座結束后同學們仍意猶未盡。
近兩個小時里,張老師旁征博引,深入淺出,語言平易近人,風趣幽默。同學們也樂享這場精神盛宴,通過了解《周易》的成書經過和發展歷史,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增強了文化自信。通過對乾、坤兩卦的深入解讀,大家對大學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感悟,立志朝乾夕惕,厚德載物。
這場講座是學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院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的第一場,也是推進“三全育人”工作、開展文化育人的一項重要舉措。未來,學院還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大學生成長長才的需求重點推進這項工作,推出更多師生喜愛的精品文化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