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根據學校新學期教學安排部署,海洋與地球學院上下一心、迅速行動,多措并舉,嚴加落實,做到教學安排總體不變,實現“學習不延期,質量有保障”,全力保障新學期教學工作正常有序進行。開學一周以來,我院的在線教學方案迅速落地,走得又穩又準,一場圍繞教學理念與技術創新的熱潮,在全院的各個角落迅速地向前推進。
三個“百分百”,課前課中有保障
為確保特殊時期防疫、教學兩不誤,我院領導緊急部署了抗疫期間開展線上課程的應急方案,迅速建立起院領導-教學管理團隊-專業教師的多級責任體系,夯實質量保障,在課前開展了大量準備工作:一是全方位動員,授課信息完整。點對點與所有開課教師溝通,確定并提前報送授課方式、所使用的教學平臺和具體授課時間,保障所有開設課程“課程上線百分百”;二是迅速吹響“集結號”,建立課程群。學院共建立了51個QQ課程群、22個微信課程群,便于老師與同學們的交流,在開學前2日即做到了學院開設課程全建群、“師生入群百分百”;三是監督保障及時。成立在線教學質量監控小組,包括院領導、教學督導、一線教師、教學秘書、輔導員、實驗中心教師等,督導小組每天都對全院所有課程進行聽課檢查,有困難的及時給予幫助,做到了“課程檢查百分百”。每日進行次日授課提醒,與所有有課程的師生確認開課時間;開學首日,所有師生都提前15分鐘上線進行測試,在線課程的“第一課”順利開展。

無機化學課前準備 地質學基礎課前準備
授課老師“一個人的課堂”,聽課學生“一連串的驚喜”
我院所有課程的授課方式,都由師生探討后確定,并可適時調整,只為找到最適合學生們接受知識的方式,因此出現過“一課三變”的情況,授課平臺、授課形式、考察方式都隨著教學的展開不斷細化、優化。我院課程授課形式主要分為線上直播授課、學生自學在線答疑、復學后補授課這三種方式。
柯宏偉老師的物理化學課程是我院本學期的“第一堂課”,柯老師提前一天和同學們“云見面”,詳盡的布置了第二日授課的具體安排;課堂上,柯老師用幽默的語言、精良的PPT、流暢的講解徐徐展開教學,牢牢抓住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大家也從對上課形式充滿好奇到收獲驚喜進而紛紛點贊,有些同學甚至反饋找到了自己在線下課堂中都未曾有過的集中力。課后,柯老師提到:“網絡授課比起課堂授課,要求老師有更高的熱情。在備課時不僅要熟悉授課內容,還要考慮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增加更多動靜結合的圖像、視頻等,來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對于教學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需要運用更多的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無機化學課程的授課老師王德利也對網絡授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通過網課和網上交流,我深刻體會到了學生們對學習的迫切,每一位學生的目標都是一樣的,一定把無機化學這門課學好,把自己需要的知識學好。課堂上的相關事務,學生們都熱切的幫忙,積極地協助維護網課的秩序,看的出很多同學們非常積極地參與課程,認真發言和做習題等,這熱切的期望,非常地感動我..”

無機化學授課直播授課頁面

地質學基礎實驗答疑頁面
多樣化的線上平臺使得教師們能夠實現授課、提問、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講題、答疑等等教學活動的同步化、個性化,學生敢于直接提出對于課堂進度的建議和想法,教師可以及時摸透授課質量,課后學生還可以觀看視頻回放、復盤重要知識點,教學質量和教學互饋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更多的學生正對這個不同尋常的新學期充滿著期待:期待在進入在線課堂的那一刻看到提前到達課堂的老師,期待聽到老師字字珠璣的講授,期待透過小小的屏幕與老師對話。線上課堂,正以一種不斷自我更新、進步的姿態順利的展開
各式資源齊聚,“海上”學堂變“云上”課堂
我院培養體系始終重視學生的一線實習操作培訓,因此開設有大量的實驗課程、海上實訓課程,這類課程強調動手操作、實地體驗,這就對線上開課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學院積極聯動第三方機構,為實驗課程免費提供了400多項虛擬仿真資源。學院虛擬仿真平臺也及時更新數據、資源,為實驗課程的線上預習、模擬部分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此外,一些實驗課程除了上傳教學資源供學生預習,授課教師還在輔導環節引導學生結合理論開展自學、提前講授實驗安全要求等,充分利用好線上平臺,為未來的復學復課做好了扎實的前期工作。

虛擬仿真資源:了解實驗室操作流程

虛擬仿真資源:線上教授出海安全知識
上下一心促改革,同舟共濟解難題
特殊的時期,特殊的教與學如期順利進行。第一周,學院共有19門課程進行線上直播, 41門課組織學生自學、授課老師在線答疑,涉及教師54人,參與學生1413人次;大多實驗課程將于復學后再進行授課,相應授課老師也在課程群中保持與同學們的溝通、輔導,在各個平臺上傳學習資料以供學生提前預習。
除了任課教師在緊張的備課、調整教學方式,學院各個隊伍早早也都行動起來,整體工作推進緊張有序,保障支持堅強有力。我院先后7次下發疫情期間各項工作的通知安排,對疫情期間教學保障預案、未來復學后的統籌安排、畢業論文及畢業實習的組織開展等均進行了詳盡的部署;設立學院技術人員小組,在學院群、技術交流群等平臺為教師線上直播課程答疑,考慮教師對于線上直播課程還有些陌生,特設在線直播課程技術交流群為線上直播老師提供技術交流和咨詢;積極為全院教師發布最新的慕課、虛擬仿真資源、騰訊課堂指南、平臺教師端操作指南等教學、教輔資源;成立檢查督導組,以院長、書記為首的小組成員18人,分別進入各門課程的課程群、直播間,參與線上課程的開展,總結反饋教師授課情況、學生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等,并根據反饋情況組織老師學生進行改進,確保盡可能提高線上課程的授課效果。
學工組緊密配合,確保學習“不掉線”。早在開課前一周就針對全體學生的家庭網絡條件、電子設備、線上學習可能存在的困難進行了徹底的摸底調查,及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流量補貼。開課前廣泛轉發《關于在校教學致同學們的一封信》,提醒同學們在學習中需要注意的點。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輔導員認真落實“進課堂”制,進入各類課程群了解教學情況,前三天基本實現聽課全覆蓋,詳細了解每一門課程的開課情況,及時提出完善的意見建議,及時將聽課情況整理上報。
在老師們的熱情感染下,學生干部也積極行動起來,轉發通知、建立課程群、收集反饋同學們線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反饋每節課的授課情況等等,為線上課程的順利進行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各類教學布置及通知
在這充滿緊張、興奮和期待的開學第一周,全院師生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學校、學院教學安排調整的衷心支持,也展現出海洋人應對困難和挑戰的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及高度的熱情。接下來,學院上下將堅定信心,更加積極地做好各項支撐和服務工作,著力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教學管理能力,為全體師生營造更加便捷的工作條件和更加舒暢的工作氛圍。在這一特殊時期,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這場時代和疫情的考驗中,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文:黃昕)
(圖:黃昕、方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