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是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一個重點。福建省科技特派員、我院柯才煥教授積極發揮海洋生物科技優勢,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準支撐。3月9日,柯才煥教授應福建省水技總站邀請,為鮑魚育苗和養殖技術人員帶來“水技云課堂”第一講《春季鮑魚育苗與養殖技術》,講座由福建省水產技術總站副站長康建平擔任主持。
柯才煥教授就鮑魚春季育苗養殖技術要點、春季赤潮及其對鮑魚的影響及防控、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講解,重點介紹了環境因子對春季鮑苗和成鮑養殖的影響、新品種鮑魚的性狀優勢、餌料投喂、分苗、投苗及危害防控措施等。他強調了春季鮑魚育苗養殖 “嚴把種鮑關”“培養優質藻”“水質要清潔”“密度須控制”“營養有保障”“管理要細心”等技術要點,并呼吁產業界朝著“育苗和養殖工序機械化,減工提效”“安全生產、清潔生產”的方向發展。講座結束后,柯才煥教授還對網友們關心的“如何辨別優質綠盤鮑苗”、“下一階段鮑魚新品種的發展方向”等問題一一進行了在線解答。
本次水技云課堂的觀看量總共936人,參與講座的人們紛紛留言表示,柯老師帶來的講授內容精彩、實用,不僅為普通民眾普及了鮑魚養殖知識,更為養殖戶掌握春季鮑魚育苗和養殖技術提供了重要參考,為鮑魚養殖業的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了精準的科技幫扶。
本次課堂為“抗疫情、助生產”水技云課堂的第一講,該系列課堂由省水技總站與中國知網學習培訓平臺合作開設,于3月9日至11日間逐步開講,旨在就漁民關心的專題舉行線上講座,傳授生產技術,解決技術難題,助力漁業復工復產。